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紫禁城竞技——首都博物馆(六)

(2008-08-14 05:20:03)
标签:

紫禁城竞技

参观展览会

首都博物馆

陆中摄影

陆中

旅游

分类: 参观展览会

《紫禁城内外的竞技游戏展》

经过两年精心筹备的文化盛宴将在首都博物馆“开席”,

《北京文物精品展》、《长江文明展》、《中国记忆——5000年文明瑰宝展》、

《紫禁城内外的竞技游戏展》和《公平的竞争——古希腊竞技精神展》

五大展览将同时亮相,近千件精品文物将带给观众前所未有的视觉震撼。

紫禁城竞技——首都博物馆(六)

“阳春飞鸢荡千,消夏竞舟击鞠,深秋狩猎骑射,隆冬冰嬉对弈”,中国人自古以来就重视体育活动,中国古代的“体育”项目按照习武、养生、娱乐三条线索发展,既带有竞技运动的对抗性,又带有娱乐游戏的色彩,在一定程度上还包含了中国古代朴素的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哲学思想,体现了鲜明的东方文化特征。随着历史的演变和文化的传播,中国民族民间体育的影响逐步扩大,其中一些项目已经成为世界体苑奇葩。
    在奥运圣火于北京点燃之际,由故宫博物院、首都博物馆共同举办的这场体育专题展览,将向世人展示生活在古老北京的王宫贵胄、黎民百姓生活中的竞技游戏项目,讲述历史上“体育”在中国人生活中的故事。

紫禁城竞技——首都博物馆(六)看大图

躀跤图卷
清   纵62厘米,横131.2厘米    首都博物馆藏

    图中15名躀跤手身穿满族传统套裤,发辫束起,其中有五组人物,两两成对,

正施展扑、拉、甩、绞等技巧制服对手,另外五人聚在周围,或整理衣服,

亟待上场,或细细端详,领会要领,

此画展现了摔跤不仅能强身健体,更具有很高的观赏性和娱乐性。
    清朝是摔跤(又称躀跤)发展的一个鼎盛时期。除了用于训练军队等的“官跤”之外,

民间在东四、西四、西单、日坛、月坛等地还出现了很多供老百姓游戏休闲的“私跤”场所,

其中天桥跤场是当时最有名的一个。

紫禁城竞技——首都博物馆(六)

 

 

紫禁城竞技——首都博物馆(六)

紫禁城竞技——首都博物馆(六) 

紫禁城竞技——首都博物馆(六)

紫禁城竞技——首都博物馆(六)

紫禁城竞技——首都博物馆(六)

紫禁城竞技——首都博物馆(六)

紫禁城竞技——首都博物馆(六)

紫禁城竞技——首都博物馆(六)

紫禁城竞技——首都博物馆(六)

紫禁城竞技——首都博物馆(六)

紫禁城竞技——首都博物馆(六)

紫禁城竞技——首都博物馆(六)

紫禁城竞技——首都博物馆(六)

紫禁城竞技——首都博物馆(六)

铜投壶(附箭四支)
清    高57厘米,上口直径16.5厘米,底直径31.5厘米,箭长85厘米
故宫博物院藏

     投壶附有兽头形双耳提把,竹节状长颈,是清宫中的休闲娱乐工具之一。

投壶这一娱乐活动历史悠久,是古代宴饮聚会时,待宾娱乐的一种方式。

投壶活动时,主人站在一边,宾客依次手拿着箭,投向壶中,投中者以多为胜,

最少者罚其饮酒。中国的宫廷宴饮中极盛行投壶。即便不是宴饮聚会,

闲暇无事的宫女嫔妃时或以投壶自娱,消磨光阴。

紫禁城竞技——首都博物馆(六)

僧忠亲王行猎图卷
清   纸本设色纵114厘米,横231厘米     首都博物馆藏
    图绘清代重臣僧格林沁和家臣于近郊狩猎的场景。中心身着褐色马褂蓝袍者即僧格林沁,

被众人簇拥前行。前方一名勇士正拉弓引箭射向奔跑的鹿。后方骆驼背上满载的猎物表明行

猎活动已经有所收获。整个画面墨色清淡,表现了深秋的萧瑟。

首都博物馆五大展览链接

长江文明展(2——首都博物馆(五)

长江文明展(1——首都博物馆(四)

五千年瑰宝(3——首都博物馆(三)

五千年瑰宝(2——首都博物馆(二)

五千年瑰宝(1——首都博物馆(一)


    紫禁城竞技——首都博物馆(六)

2008-8-01 拍摄于首都博物馆 紫禁城竞技——首都博物馆(六)

紫禁城竞技——首都博物馆(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