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用画面去写作  王童

(2012-12-16 16:22:20)
标签:

杂谈

用画面去写作 <wbr> <wbr>王童

我是从事文学工作的,但掐指一算,兼顾摄影也有些年头了,可以说从胶片时代起就开始了,但那时,大多是为应付工作,进行一些诸如会议、活动的拍摄。把摄影当成艺术品来对待,是数码时代开始的,这大多应感谢科学技术的进步——将繁复的胶片洗印通过电脑呈现在了眼前。

今天在媒体工作的人恐怕没有一个人会离开电脑的,照片也就从这个窗口奇妙地走进了目击者的视线。我曾出过一本名为《视窗你我他》的书,其中便阐发了一种视觉中人物万千变化瞬间的感受。美国著名摄影师拉兹洛·莫赫里·纳吉的曾说“在二十世纪,一个人不懂摄影机等于不识字,也是文盲。”纳吉也许没有想到21世纪的今天,这样的数码时代已让人们目不瑕接地飞速到来了。面对这样画面起主导作用的时空,尽管许多固执的摄影师,为保持画面质量,仍不放弃胶片摄影,但单反相机的天地毕竟已日新月异地到来了。

由于这一技术的革新,今天有许多摄迷及名目繁多的老干部摄影团活跃在风光无限的景色中、活跃在摄影博客与微博中。也正是因这一领域的开拓与普及,人们的美学观念也相应的提高了。《中国摄影家》杂志发表我的照片后,著名摄影家杨大洲的点评让我心悦诚服。其实,摄影本身就是绘画,希腊语引伸过来就是以光线绘图。但如果说,摄影比写作与绘画本身都难,那我是断然不能赞同的。因那毕竟还是需要映雪读书、饮冰茹檗的磨练。摄影再怎么难,也只是按快门的那一瞬间。今天的数码相机功能越来越自动,晨昏日月的光线比都已经设定好了,关键是在这镜头后面你有怎样的灵感、怎样的绘画感觉与怎样的文化修养。

一些摄迷,今天很愿意谈一些高档摄影器材的更新。我也具备了。但实际上我的一幅照片《异化的人》被佳能公司选中,赴日参加了第2届中日友好写真展并収入相关影册正是用佳能400D18-55的狗头拍出的。其他一些诸如发表在《人民日报》及《中国文化报》等报刊上的片子也大多是普通相机拍出的,今天的摄影器材怎么说也比卡许·洛蒂的时代强好多倍吧!摄影家李卫认为摄影除了功力外,还要有不辞辛苦的劲头。摄影评论家李德林与李红霞也都慧眼识金,取长补短点出了一幅作品的张力之处。正因为如此,在大雾弥漫的天姥山上,我才冒雨登上了从未有人上去的山峰;在新疆和长白山天池,自然而然的去搜寻那些出神入化的气韵。在丽江、在香格里拉,本能得去感受人与自然的和谐。这本摄影集中也大多收入了我多年的观察与思考。我之所以把该书称为“”用镜头写作”,皆因我一直在试图用这光感世界来呈现文学与音乐的境界。我想写好,但有时真苦于难找到好的角度、难赶上好的天色,光线在每一分钟、每一秒钟都在变幻着。太阳每一天也都是新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