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报记者47小时跟访民工专列
2005年春节前夕,北京铁路局为方便在京打工的农民工回家,特地开通了三条民工专列,目的地分别是南昌、成都和重庆。我和摄影记者王巍就有了这样的经历:信报记者47小时跟访民工专列。
某天下午,我坐在领导对面的写稿,领导眼睛一亮想出了这个题目,然后看着我,于是我的“壮举”就这样出炉了。可惜田北北的江苏之访,大领导没批准。
我把重庆定为我的目的地。一方面,去重庆的路途最长,最有挑战性;二,我读大学时唯一的女友在重庆,我可以借机并有合理的理由“顺便”看看她。
一路上的困难是出乎意料的,这辆车没有暖气,没有卧铺,有的只是人。还好摄影记者拖关系使我们与乘务员同住,这让我们的旅途舒服了一些。
首先是味道,这是我最难忍受的。车上人多,而且冬天又不开窗户,味道就自然就大了。我不是不尊重“来京务工人员”,由于工作环境简陋,他们洗澡的次数明显不如我,身上的味道有就大了许多。语言也是障碍,好在这些哥哥们在北京呆久了,方言都已经相对“普通”了,但有故事的人说话还是很难听明。
小的时候我也常随父母动奔西走,可一口气坐上47小时火车的难度系数也着实不小。让我痛苦的是车子并不是正常运行,要么以“步行”的速度前进,要么在某站等上几十分钟。我们一路就是这样到达的重庆,好在列车长给我们安排了卧铺,并且包了车上的几顿饭。
列车到达重庆后,前女友的大学舍友(此前在天津见过面)把我们安顿下来,并且陪我们吃了顿晚饭。第二天凌晨3点,我用了4个小时写了6000多字的稿子。当我从网吧出来时我已是天旋地转了,几乎迷路,甚至忘记了宾馆的名字。最终在大妈的帮助下,我回到了宾馆。
列车之行,明日刊出。
本文作者:马子越
联系方式:
news_worker@sina.com (注:news与worker之间有下划线)
文章出处:blog.sina.com.cn/m/mzy
转载请告知作者并保留作者信息及出处
欢迎点击以下精彩内容
本人强力推荐视频播客:
2006年终总结——用图片纪录北京的演变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