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民工:坐火车跟干活比就是休息

(2007-01-13 23:20:19)
分类: 民工敲键盘
民工:坐火车跟干活比就是休息
 
 
   这是大约两年前的事情。关于行车的很多记忆我已经忘却了,但有一段对话让我永生难忘。
 
   一对与我年纪相仿的夫妻带着不到一岁的孩子坐车,女子不但要照顾男子(看上去是自愿的),还要给怀中的孩子喂奶。
 
   那女子挺淳朴的,除了前文提到的ZH小姐,她比我见到的北京女子要好的多。我与她的那段对话让我刻骨铭心。她说:“孩子是我们夫妻在北京生的,现在才半岁多,我们准备今年回去就把孩子放到家里就不带出来了。我家里还有一个大的,女孩,4岁多了,一直跟着奶奶。两年前我们家时她都不认识我俩了,我带了她半个多月她才知道叫妈妈,那时候我也该回北京了。去年回家时她又不认识我了,直到我来北京的前几天她才叫我声妈。今年我们回去,真不知道孩子还认识不认识我俩。”
 
   还用多说吗,不用了,我也不想再写下去了。
 
   我不求身边的朋友正视这群游离在城市与乡村之间,又不被城市与乡村人所认同的人们,我只求那些雇佣他们的人能发给属于他们的血汗钱。
 
   其实,大家都不容易。
 
------------------------------------------------------------------
 
民工:坐火车跟干活比就是休息
 
http://www.agri.gov.cn/llzy/W020050126374779846647.jpg
年轻人不会忘记自己的形象

  1月25日是春运第一天。在此之前的1月14日零点10分,民工专列A157次临客从北京西站缓缓驶出,车上搭载着近2000名农民工返回家乡,成为北京铁路局今年开通的第一列民工专列。18日,记者搭乘“临3”次列车,与2000余名来京务工旅客同车历经47个小时前往重庆……
http://www.agri.gov.cn/llzy/W020050126374781251643.jpg
伴随着沿途的风景,方便面成了孩子们的美食

  沿途目击

  坐在“临3”次列车15号车厢的霍先生伸了一下懒腰说:“终于到家了。”20日18:10,霍先生在坐了47个小时的火车后,终于从北京回到了重庆。

  同霍先生一样,本月20日,两千余名来京务工人员回到了四川或是重庆的老家。列车自北京西站开出后,途经石家庄、新乡、襄樊、达州等33站,穿越北京、河北、河南、湖北、陕西、四川、重庆五省二市,行程2079公里,仅在川渝境内就要穿越400多个隧道和500多座桥梁。

  北京西站:车厢热闹如茶馆

  “开车了!开车了!”兴奋的乘客用四川方言高声地叫着。车厢内,乘客虽彼此并不相识,但四川、重庆老乡见了面,就开始讲起了家乡话。记者无论走进哪节车厢,都恍如进入了天府之国的茶馆,那叫一个热闹。

  列车在驶出北京站时,乘客都可以找到坐位,个别乘客还有躺下睡觉的地方,可进了河南,车厢内就开始拥挤了。
http://www.agri.gov.cn/llzy/W020050126374781715960.jpg
打工收集的油漆桶成了旅行箱

  河南新乡:漆桶成了旅行箱

  19日6:50,列车驶出了河南新乡站。此时,乘客再想穿越22米长的车厢就不是件容易事了?熏即使是车厢的连接处,也挤满了吸烟的乘客。记者在8号车厢数了一下,这节车厢内共有21个盛满物品的旧油漆桶,有各种箱包390多个。

  四川达州:旅客抢吃辣粉皮

  约有3/4的乘客在此站下车。列车长王家平告诉记者,达州算是个中心城市,在此乘长途汽车可以到达四川和重庆的很多地方。

  在达州站下火车的乘客,很快围住了月台上卖粉皮的小摊贩。在乘客眼里,3元一份的粉皮拌上辣椒已经是很好的家乡饭了。
http://www.agri.gov.cn/llzy/W020050126374781871714.jpg
好心的乘务员把自己休息的地方让给了这位带孩子的妇女

  重庆北碚:车厢开窗深呼吸

  乘务员打开部分车厢的窗户,让车内空气更加新鲜。此前,部分车厢内一直有一些酸臭的味道,就在记者对面,一位男子已经脱去了鞋袜。记者看到,很多乘客都脱去了鞋袜。

  乘务员小赵平均每两个小时就要清扫一次他负责的车厢,可这节车厢还没有扫干净,小赵的身后又出现了很多瓜子皮,只要有包装或是有果皮的食物,就能在小赵清扫的垃圾中看到。
 
 
  重庆北站:专列顺利完成任务

  20日18:10,“临3”次列车最后的几百人挤向了重庆北站出站口,几分钟后便消失在了山城的街头,历经47个小时的颠簸后,他们回家了。

  旅客心愿

  供水多点就更好啦

  19日8点多,列车行驶到河南月山时,车上就有了“水荒”的迹象,不仅是乘客,乘务员的饮水也成了问题,餐车也差点断了当天的午饭。

  13:02,列车到达河南宝丰车站,站台没有补水设备,只能从其他站台接水管补水,原则上这是不允许的。

  大约3分钟后,一辆轨道探测车从此经过,工作人员无奈之下撤下了补水管线。

  王家平车长告诉记者,临时客车的用水就是一大问题,“大站停车时间短,没时间补水,部分小站补水设备不能用,有时我们还进不去补水的站台。”王家平说,由于行车时间较长而补水又是个问题,让列车在用水方面显得很被动。

  停车时间短点就更快啦

  从北京到重庆,通常的1389次列车需要运行32个小时,而“临3”要用47个小时,这其中的很多时间都用在中途停车等待。记者在“临3”次列车运行时刻表上看到,河南新乡车站的停车时间已经达到了43分钟,由于列车提前到达重庆的北碚火车站,这次列车在北碚停了近一个小时。

  一位热心的乘客给“临3”次列车的时间算了一笔账:“如果按每站只停车4分钟来算,一路下来,‘临3’次列车可以少运行6小时40分钟,再减去避让其他列车的时间,‘临3’次列车运行的时间可以更短。”

  有个母婴车厢就更方便啦

  11个月大的婉心静静地躺在妈妈的怀里吃奶,间或哭闹几声。幼小的孩子或许体会不到母亲的辛苦,可这位27岁的妈妈不但承受着身体上的折磨,在心灵深处,她一直觉得欠孩子很多。“孩子这么小就带她坐火车,真对不起她。”

  记者看到,除每节车厢都有婴儿外,车厢内还有几个3-5岁的孩子。有乘客说,如果把一节车厢专门改成“母婴车厢”,也不失为一个好办法。记者在采访中得知,“临3”、“临4”等多次临时客车的乘务员都是清一色的男同志,如果把某节车厢改成“母婴车厢”,并配以一名女乘务员,则更能体现列车的人文关怀。

  列车长王家平说,他们也想成立一节“母婴车厢”,但因很多女乘客不愿意离开丈夫只好作罢。

  行车故事

  坐车是休息

  龚师傅很健谈,在很多城市打过工,他家里还有几亩田地,老婆在家里干点农活儿。

  “今年我老婆种田赚了2700多元,还搞了点副业。我比她可辛苦多喽……”这位在天通苑搞建筑的师傅说,他每天早晨6:00起床开始工作,一直要干到19:00,除去中午吃饭,一干就是12个小时,每天40元左右的工资。

  “我在家里一个月拿几百块钱,还是出来合适呀。”

  “坐火车是比较难过,但比起在工地上干活儿来说,这已经是很轻松了,简直就是休息。”

  送你两瓶药

  19日下午,5岁的梁洁小朋友发烧了,可他的父母却没有带药,而他们距目的地达州还有15个小时的路程。凑巧的是,车长王家平因为感冒还有些药,他把自己最后的两瓶“抗病毒口服液”全给了小梁洁。小梁洁喝过药后一会儿就不再哭闹了。

  “我能挺得住,我到重庆再买点药吃吧。”王家平说。

  “你弄点白酒,给孩子前后心都搓搓。”热心的乘务员也给梁先生支招儿。
 
 
  方便面充饥

  本次列车的乘客大多要带上三个包裹:一个包裹是铺盖;一个包裹是衣服;第三个是包或是油漆桶,里面装的全是在北京买的食品。

  “在火车上买一盒盒饭要5元,买一盒方便面也得5元,我们才挣多少钱呀。”在京城一家建筑公司上班的小周告诉记者,他在上车前备足了“给养”。

  餐车的李师傅转了一圈儿却没卖出多少盒饭:“在1389次列车上,我卖一圈儿盒饭,10元的能卖80多盒,5元的也能卖100多盒,可现在5元的盒饭我只卖出十几盒。”

  忆当年春运

  “原来坐火车回家,饭也不敢吃,水也不敢喝,动都动不了。”乘客阿良说。

  列车后勤的杜师傅回忆起前几年春运,这位“老火车”直摇头:“那时候别说坐位底下是人,就连厕所都能装进七八个人,还有的乘客居然打开窗户就‘方便’了。”

  车长王家平说:“每节车厢定员118个人,现在国家规定临时客车不能超员50%。”记者在列车统计表上看到,这辆16节客车车厢的列车,乘客最多时达到了2500人,大约超员32%。
 
————————————————————————————
 
 
 
 
本文作者:马子越
联系方式:news_worker@sina.com (注:news与worker之间有下划线)
文章出处:blog.sina.com.cn/m/mzy
转载请告知作者并保留作者信息及出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