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去过的全国各地的摩崖石刻及古代石窟(一)
摩崖石刻,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摩崖石刻是指人们在天然的石壁上摩刻的所有内容,包括上面提及的各类文字石刻、石刻造像,还有一种特殊的石刻———岩画也可归入摩崖石刻。狭义的摩崖石刻则专指文字石刻,即利用天然的石壁刻文记事。
摩崖石刻是中国古代的一种石刻艺术,指在山崖石壁上所刻的书法、造像或者岩画。摩崖石刻起源于远古时代的一种记事方式,盛行于北朝时期,直至隋唐以及宋元以后连绵不断。摩崖石刻有着丰富的历史内涵和史料价值。
前辈先贤对摩崖石刻的论述,有两种看法,一种认为摩崖石刻是专指石刻文字;一种认为包括石刻文字和造像。
摩崖石刻不仅是有着丰富的历史内涵和史料价值,许多摩崖石刻为政治或文化名人所题,书法精美,具有珍贵的艺术价值。同时,这些不同年代、不同民族文字的摩崖石刻,或富于天然之意趣,或体量巨大、气势恢弘,或为名家手笔,为秀美的自然风景增加了深厚的人文内涵。
在中国的广大风景名胜区和过去的人类活动地点,保存着许多重要的摩崖石刻,被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有八处,分布在山东、陕西、湖南、湖北、四川、云南和福建等,字体包括篆、隶、楷、草、行等,内容涉及范围很广,包括文学、人物生平、历史、医药和水利等方面的内容。
磨崖石刻的区别
摩崖是石刻的一种,但区别于石刻的其他形式,诸如岩画、碑刻、经幢等。虽然摩崖的起源可以上溯到原始社会就已经存在的“岩画”,且二者均以山崖作为载体,但是古岩画的内容主要局限于人物鸟兽的图象,而文字才是形成摩崖的真正命脉。其次,古岩画采取的手法大多是用彩色垩土绘画,而摩崖石刻则重在镌刻,因此摩崖石刻的产生应当是在刻石工具出现之后。
碑刻亦是在石上镌刻文字,用以刻文告,或作为纪念物,标记等。碑刻秦代称刻石,汉以后称碑。其与摩崖的区别在于摩崖是就地凿石镌刻,而碑刻则需要先向山中采石,后磨石,经凿刻,再运到别处树石等一系列工序。
在这里还要特别提到的是摩崖石刻既不同于也不包括摩崖造像。摩崖造像多为佛教石窟寺中的一种,是利用巨大的崖壁面走向进行规划布局,在洞窟
之外雕塑巨大石像。 但是经常伴随摩崖造像存在的摩崖题记则往往划归于摩崖石刻一类。
摩崖石刻的价值
古代文人雅士,总爱在崖石上刻字。千百年来,是历代文人雅士的精神抒发的一种形式。他们寄情与山水,留恋于山石景观。兴致所致,泼墨唱和,于是中国这满山的悬崖峭壁上就留下了不计其数的刻工精湛的摩崖石刻。也是对大千世界的大好河山景观锦上添花的一种,现在中国有多处地方保存着许许多多的重要的磨崖石刻,更有些被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所以这种磨崖石刻艺术技能一直流传至今。现以景观艺术中在呈现与传承着。苏氏山水(山月园园艺)对部分景观艺术设计就以摩崖石刻为重点设计。
景观艺术中摩崖石刻不仅书法精美,大气蓬勃,且能构成一幅幅绝险的自然景观与巧夺天工的人文景观。摩崖石刻多为历代政要或文化名人所题,有着丰富的历史内涵和史料价值。
石窟寺雕刻艺术,一般简称为石窟艺术.这里所讲的石窟,是指在河畔山崖等处开凿出来的佛教寺庙.我国佛教石窟造像在三国两晋时随佛教的广泛传播而盛行,隋唐时与日俱增,一直持续到13世纪,这时期是中国造像艺术的黄金时代.石窟艺术包括石雕、泥彩塑和壁画等内容,从今天遗存的窟群看,其风格可分三个时期:早期是魏晋南北朝时期,中期历隋唐,晚期是晚唐至两宋,而我国石窟艺术的发展是沿着由西而东的路线进行的,西起新疆,中经甘肃、宁夏、陕西、山西、河南,复从四川到云南、广西,可谓遍布华夏.
就现在所知,我国石窟分布在西起昆仑,东至东海,南抵吴越,北达幽燕的广大的区域内.按洞窟形制和主要造像的差异,可将全国石窟划分为新疆、中原北方和南方三大地区.
1、
4、
8、中国四大石窟艺术宝库之一的山西大同云冈石窟(北魏)(国保)(上-景观区)-2012.5.26
9、邯郸市峰峰矿区水浴寺石窟(北齐)(国保) -2018.8.10
10、邯郸市响堂山石窟博物馆-2018.8.10
(详见:常乐未央--邯郸市响堂山石窟博物馆 -2018.8.10) 响堂山石窟又称响堂寺石窟,坐落在河北省最南端的邯郸市。最初开凿于北齐时代(公元500—577年)。以后,隋、唐、宋、元、明各代均有增凿。尚有石窟16座,4000多尊雕像,石窟均营凿在山清水秀、环境优美的鼓山最优质的石岩中。石窟幽深,人们在山洞里击掌甩袖,都能发出宏亮的回声,故名“响堂”。
响堂山石窟属全国首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邯郸市峰峰矿区,分南北两处,相距约15公里。因石窟群在山腰,人们谈笑、拂袖、走动均能发出铿锵的回声,传名响堂山石窟。现存石窟16座,摩崖造像450余龛,大小造像5000余尊,还有大量刻经、题记等。它是河北省现已发现的最大的石窟,也是国务院第一批公布的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为国家AAAA级景区,四星级森林公园。2012年11月份,响堂山风景名胜区晋升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11、邯郸市南响堂山石窟--2018.8.10
(详见:
南响堂寺--邯郸市南响堂山石窟(北齐)(国保)
-2018.8.10)南响堂山石窟,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河北省邯郸市西南35公里处,峰峰矿区鼓山上,分南北两处,相距15公里。石窟始凿于北齐年间(550--577年),隋唐宋明各代均有续凿。现存16窟,大小佛像4300余尊,并有大量石刻经,是研究佛教、建筑、雕刻、绘画、书法的艺术宝库。

12、邯郸市北响堂山石窟-2018.8.10
在清末民初的极端动乱年代,国人在自身的文化健忘症和生存的双重作用下又开始大量盗取这里的佛首、浮雕,甚至于整尊独立造像。今天我们还能从国外的博物馆中看到这些令人震撼的中国古代艺术珍品。
13、济南长青千佛崖造像-2018.10.6
(详见:初唐佛教明珠---济南长青千佛崖造像(唐)(国保)-2018.10.6)千佛崖造像位于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县柳埠村神通寺遗址西北方向的白虎山山腰,属于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造像区高数十米,长60多米,现存佛像240多尊,造像题记46则,是唐初60余年内贵族、宅民、僧侣等为父母、兄妹、儿女“祈福”而造。造像中大多面相半圆适宜,眉清目秀。造型构思之巧,雕刻刀法之精,艺术造诣之高,为古今人士所称道。
14、武安市法华洞石窟--2018.8.10
15、济南仲宫太甲山摩崖造像-2018.10.11

16、浙江杭州灵隐飞来峰石刻造像景区-2012.10.3
17、一言九鼎的古塔及封堵的盛唐石刻佛像--山东济南济南柳埠九顶塔(唐)(国3)、“九塔寺”、灵鹫摩崖石刻

18、一般信徒侍奉的佛像石刻--山东济南西佛峪玉函山隋代造像群(隋)(市保)、“佛峪寺”、蕊珠泉及三仙宫灵官庙-2018.11.25
19、山东济南东佛峪(年初一)-2019.2.5
20、天水麦积山石窟(后秦)(国1)-2019.2.24
21、敦煌莫高窟(前秦)(国1)-2019.2.27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