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011年度金华广电政府奖电视新闻、专题组综述

(2012-02-22 12:13:11)
标签:

孔氏

义乌

金华电视台

政府奖

文化

分类: 电视

2011年度金华广电政府奖电视新闻、专题组综述

 

把握时代律动 追寻民生热点

----2011年度金华广电政府奖电视新闻、专题组综述 

 

2011年度金华市广播电视政府奖电视新闻、专题组分成了消息(长、短消息)、连续(系列)报道、评论、新闻专题、社教专题、现场直播、新闻节目编排、新闻访谈节目和新闻专栏9个子项。共收到48件作品,现场直播未有作品参评。经过认真评选,并经定评委审定,共评出一等奖18件,二等奖10件,三等奖8件。其中一等奖市本级电视各频道获奖9件,其余9件分别由各县市台获得。本文仅就观摩所见,略加综述。

 

一、2011年广电政府奖参评作品题材广泛,牢牢把握了时代脉搏,全面反映我市经济社会文化事业发展的主旋律。这一点给评委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比如在经济建设方面,义乌台的长消息《义乌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方案获批》、兰溪台的新闻专题《热电厂的绝处求生之道》等,都准确及时地反映了我市经济建设领域所取得的新成就,出现新变化。《热电厂的绝处求生之道》选取了节能减排的主题,全面地反映了热电厂在寻找替代能源方面的积极探索。这样的题材是重大的,但是稍不留神就会做得呆板,落入企业的颂歌、行业发展的总结的窠臼,本片好在记者做了精心的策划,画面拍摄也很精致,节目的可看性大大增加了。在精神文明建设,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方面,各台也着墨甚浓,东阳台短消息《林南珍生命中最后一次刹车》运用了公交车的监控录像中林南珍生命最后一刻拉紧刹车的镜头,反映了他心系乘客安危的崇高品格,新闻做的很写实,很及时,很有感染力。磐安台参评的社教专题《榉溪孔氏家庙 “廉”香婺州》从具有880多年历史的榉溪孔氏家庙中挖掘出廉为官勤为民的儒家廉政思想,以古照今,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时政新闻方面,作品虽然不多,但是各有特色。磐安台的《“隐形哨兵”查作风 党员干部忙干事》记者敏锐地抓住了磐安在创新社会管理模式,加强对党员干部监督管理工作中采取了新做法:面向社会招聘“隐形”监督员,反映了此举实施之后取得了良好效果,节目做得完整流畅。还有金华电视台教育科技频道选送的新闻访谈节目《说到做到——村干部“晒承诺”电视访谈》也很有特点,选题精到,制作精良。

 

二、社会监督类新闻、社会新闻、民生新闻方面送评作品较多,质量较好,有不少亮点。

 

这一类新闻历来是参评的重头戏,但是几年来看,水平参差不齐,丰俭不匀,2011年度的参评作品情况尚可,不少作品可圈可点。比如金华电视台新闻综合频道长消息《要命的“救命药”》浦江台长消息《老农误卖呋喃丹 部门连夜急寻毒芝麻》永康台评论《谁来为永康网商“诚信救赎”》金华电视台教育科技频道评论《拖了一年之久“大麻烦” 三苗农十分钟轻松搞定》金华电视台教育科技频道新闻专题《屠狗之争》等,都具有鲜明的个性,可看性较强,主题挖掘也较为深刻。其中,《屠狗之争》《拖了一年之久“大麻烦” 三苗农十分钟轻松搞定》两条新闻尤为突出。前者是保护小动物组织和贩狗杀狗吃狗肉者之间的矛盾冲突,反映了爱护生命,爱护自然,崇尚环保与世俗生活和传统陋习之间的交锋,尽管这样的交锋还存在一定的争议,但是记者抓拍到位,同期声运用合理,尽可能地展示原始现场,反映事件中人的神态,节目做得很有想法,同时又把想法寓于镜头中,贯穿在剪辑手段里,不落痕迹,举重若轻。就节目做得流畅、不事刻意雕琢方面,《拖了一年之久“大麻烦” 三苗农十分钟轻松搞定》亦有异曲同工之妙。新闻事件本身不大,反映的深层次问题其实不小,社会管理如何避免盲区和边缘地带,为民办事是否尽心尽力等等,观众都可以从中得到一些印象,但是记者言简意赅,留下了很多的想象空间。其实,好的评论作品不在乎记者把话说得如何狠,如何尖刻,而是观众看了节目之后能不能会意一笑,能不能回味无穷,产生联想效应,从而发挥应有的效果。这方面,这个节目显然有过人之处。

 

三、新闻单位“走转改”活动对新闻节目质量的提升大有好处,这在送评节目中亦有体现。

 

2011年,为了响应上级主管部门要求,全国各界新闻单位都开展了扎扎实实的“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的活动,这对记者编辑们在新闻采制方面的提升作用是有极大的好处的。本次广电政府奖参评作品中很多直接来自“走转改”采访活动,比如金华电视台经济生活频道连续报道《高山番茄的甜与苦》武义台连续报道《油豆腐炸开致富路》义乌台系列报道《义乌边界行》永康台新闻专题《高镇村的“蝴蝶”效应》等,有点节目虽然不是直接纳入走转改专栏的,但记者身入基层,心入基层,带着问题去,带着感情去,然后带回来了基层的气息,带回来满载的收获,这些精心之作,给人清新真诚的印象。

 

此外,像金华电视台新闻综合频道选送的新闻专题《密战》前面提到过的兰溪台的新闻专题《热电厂的绝处求生之道》等节目,在制作上花了不少功夫,节目画面拍摄精良,制作剪辑规范流畅,包装精美。新闻节目的包装问题目前还存在较大争议,我们认为后期制作过分地追求视觉效果,容易使新闻失真变形,这是有害的,但是,这不等于在拍摄制作上可以随便,甚至马虎,这方面,上述两件作品可以给我们一点启发。

 

纵观2011年度广电政府奖新闻、专题组参评的节目,除了上述优点之外,也有不少不足之处,比如消息类新闻较弱的情况还是存在,短消息尤甚。所谓硬新闻不多这是客观存在的,但是不是我们的记者缺乏发现的眼光,不能以小见大,不能见微知著,不能拨云见日的情况也同样存在呢?另外,新闻直播空缺几年了,城市台、各县市台在新闻的现场直播方面存在先天不足这是事实,但是从新闻立台的角度说,从媒体竞争的角度说,这一短腿应该及时接上为好。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