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我们会记住篮球巨人穆铁柱

(2008-09-15 01:00:13)
标签:

穆铁柱

男子篮球

世界水平

去世

记忆

体育

分类: 运动

我们会记住篮球巨人穆铁柱

 

在一个中秋节的夜晚我们悼念一个人,一个真正的篮球巨人,一个中国男子篮球标志性的人物,一个传奇般的高人,一个所有篮球迷都追逐的偶像,一个至今说起来有些令人心疼惋惜的运动员,一名迄今为止入选过中国国家篮球队的身材最高的球员,他就是穆铁柱。

 

我们这一代人,是在穆铁柱、张卫平、吴忻水之流叱咤篮坛,中国男子篮球也是响当当招牌的时候迷上篮球的。其中,张卫平因为经常解说NBA的比赛,常常出现在CCTV等公共场合露脸,常在篮球圈里混,对今天的篮球迷来说也不陌生。张卫平解说很专业,又不拘泥矫情,深入浅出,分析透彻,听他的评论也是一种享受,所以他是当今我国最好的篮球解说评论员之一。至于吴忻水知道的人恐怕就不多了。这个只有1米72的控球后卫,也是中国男子篮球历史上最出色的后卫之一,他和巨人穆铁柱的配合几乎堪称双剑合璧,水乳交融。

 

自然今天去世的穆铁柱是最令人怀念的,我们喜欢篮球几乎和喜欢穆铁柱是同步的,甚至可以说没有穆铁柱我们可能不会爱上篮球,尽管篮球是那个时代为数不多的普及运动之一。喜欢他首先是因为他的身高,2米28,比现在的姚明还要高出2公分,这简直是不可思议的高度。也许现在这样的高度不算什么,我们的眼界开阔了,我们看到了NBA是高人如林,看到高大队员也是很平常,可是那时候我们对NBA知之甚少,见到一个2米以上的就觉得高的不得了了。现在我们自己国家的运动员身材也很高大,除了姚明,还有王治郅,易建联等也有出色的身高,但在当年大多数都在两米以下,高人不多。就在这样的时刻,穆铁柱出现了,中国男子篮球终于有了可以和欧美高大队员抗衡的高度,不管技术上落不落后,起码在身高上站在一起有得一拚,不会矮一截丢人现眼。要知道,中国人历来是很讲究感官上的匹配合适,就像搞对象非得两人有差不多的身高才算般配,好像只有这样才能门当户对。其实,这样的想法对篮球来说并不科学,就篮球运动而言身高是决定因素,但不是根本因素。一个全部由巨人组成的篮球队未必能够获得比赛的胜利,其它因素速度、力量、弹跳、命中率等也完全可能左右比赛的胜负。可惜这样的理念在当时并不完全被人认识,更多的情况下,我们认为中国男子篮球之所以拚不过欧美强队,就是输在身高上,所以咱们也渴望拥有这样让人羡慕的高度。

 

直到出现了穆铁柱,我们仿佛看到了希望,我们好像大大地舒了口气,我们欣慰终于有了自己的空中巨无霸。在那个年代,篮球在国人心目中的地位远远超过现在,而且,男子篮球也的确有过骄人的战绩,记得当年穆铁柱吴忻水所在的八一队曾经两次战胜了来访的美国大学生篮球联队。这样的成绩在今天看来是不可思议的,尽管八一队还是国内联赛的冠军,但是要战胜美国大学生联队,怕是有些困难,即便是姚明在内的国家队要赢人家也不容易。这让我们很感到自豪,那时没有电视转播,还是八一电影制片厂拍成了电影,让我们过足了篮球瘾。

 

在八一队战胜美国大学生联队的比赛中,穆铁柱那是绝对的主力,我们最感到神奇的是穆铁柱蒲扇般的大手,他经常一只手抓住篮球,那个篮球在他手中就像一个小皮球,穆铁柱举着它在对手眼前晃来晃去,这一幕深深地印在我们的脑海里。还有就是穆铁柱和吴忻水之间默契的配合也给我们留下深刻印象。据说穆铁柱的脾气不好,也许在场上有时候拿不到球会着急,这时候要是吴忻水在,穆铁柱就很放心,也能放开手脚进攻,往往比赛的胜率就很高。我们不能不说这是优秀的高大中锋和聪明快速的后卫之间相互信任,默契配合的典范。这一点,让我们至今无限留恋。

 

穆铁柱就这样走了,带着中国男子篮球的最美好的记忆之一走了,带着我们对他无尽的怀念走了,我们应该记住他,也一定会记住他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