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毒奶粉”天理难容

(2008-09-13 16:29:36)
标签:

三鹿奶粉

毒奶粉

天理难容

城乡差距

贫富差距

杂谈

分类: 观察

“毒奶粉”天理难容

 

河北三鹿奶粉事件正在酝酿成全国性的婴儿食品污染事件,它可能是中国近年影响最大的一宗食品安全丑闻。被证实三鹿奶粉中含有可导致人体肾结石的化工原料三聚氰胺,全国已经有湖北、湖南、山东、安徽、江西、江苏、陕西、甘肃、宁夏、河南等省份发现有数十名婴儿同患肾结石。在问题严重的甘肃省至今已一名婴儿死亡。另外,全国范围内的部分患儿已发展为肾功能不全。而且目前已经有消息说三鹿公司6月向台湾输出25吨奶粉,美国食品药物管理局(FDA)官员说,污染奶粉可能通过非法途径流入美国进入美国本土市场。

 

目前三鹿毒奶粉事件远未消停,让我们感到触目惊心的是,作为中国最大的奶粉生产商,销售量连续15年居全国之冠,产品享有“国家免检”地位,去年更荣获中国乳品界唯一的国家科技进步奖的龙头老大怎么可以出这样的事情呢?

 

从目前已经揭露出来的情况看,三鹿集团把这个事件的起因归结为“不法奶农”的作为。他们先是通过媒体放出消息说,他们在3月中旬接获消费者投诉后,立刻派人到消费者家中了解情况,根据反映的产品批次,请地方部门对产品进行检测,同时到国家有关部门检测,结果显示产品符合国家标准。到了6月中旬病例增多并且有住院治疗的之后,他们通过检测排查,在8月1日得出结论:是为三鹿供奶的奶农在鲜奶中掺入三聚氰胺,奶农才是事件的“真凶”。但是,这样的说法显然缺乏足够的说服力,首先,如果是奶农所为,那么三鹿本身为何检验不出来?难道不法奶农往鲜奶中掺杂毒品有害物他们都发现不了?这是匪夷所思的。再说,涉及700吨奶粉,要说是个别奶农所为更是不可思议?其次,既然三鹿集团8月1日就发现问题,为什么却没有及时外界通报并且采取必要的紧急措施?第三,三鹿集团肯定在说谎,早在5个月之前,浙江的一个消费者就曾经在某网站说发贴揭露三鹿奶粉的问题,后来被三鹿集团以四箱奶粉的代价给封住了口。这就说明三鹿集团早就知道自己产品存在问题,就是一直采取手段掩盖而已。

 

三鹿集团毒奶粉事件不是中国第一例类似的事件,以前安徽阜阳毒奶粉造成“大头娃娃”的坑害老百姓的事件已经是让人痛心疾首了。这次三鹿奶粉事件暴露了中国一些不法商人不法企业唯利是图的行径,也暴露了我们一些监管部门执法不严,被利益驱动高抬贵手的卑劣做法。这样的毒奶粉是如何取得“国家免检”产品称号的,这不该打一个大大的问号吗?

 

这样的毒奶粉事件也暴露了一些社会问题。为什么现在我们在不断倡导母乳喂养,可是各种代乳品却依然层出不穷,而且不管是什么情况,即便是母亲有着很好的哺乳能力,也要采取奶粉喂养,这里有着很多科学知识方面的误区,比如认为奶粉的营养成分比母乳好,更全面,喂食这样的奶粉将来孩子能够更快地成才。这里,有一个问题我们大约都忽视了,那就是一些不那么科学的广告在诱导年轻的家长们,片面地强调奶粉的营养价值,似乎母乳根本不行。毒奶粉事件让我们警醒,那些广告,还有那些包括像倪萍这样的代言明星们真得应该慎重。还有,一些母亲认为自己亲自哺乳会影响自己的身材和产后恢复。这些因素都使得人们把希望都寄托在奶粉上,因而也就导致了一些有害人工代乳品给孩子们造成残害几率的大大增加。我们当然不是一概地反对代乳品,那些高质量,营养成分科学均衡的奶粉之类的当然也有助于孩子的健康发育,问题是这应该是母乳的有益补充,一种适当的添加,而不是全盘代替。

 

让我们感到悲哀的还有一个方面,那就是这样的毒奶粉或者是质量不高的奶粉多是发生在农村地区,三鹿奶粉事件也一样。这就再次暴露了中国城乡贫富差距的问题,难怪有人甚至说:“奶粉中毒是穷人的专利”。在中国农村,很多青年人都外出打工,一旦到了婚育年龄,要是自己回家来生养,要么生完之后赶回城里继续工作而把孩子留在乡下让老人抚养。不论哪种情况,他们都会选择代乳品来喂养孩子。但是他们不可能像城市居民那样选择进口或合资品牌奶粉,这些奶粉的质量有保证,但是价格偏高,而像三鹿奶粉这样的价格就要低得多,要想让孩子吃上奶粉,那么这些廉价的品种自然是首选。

 

这是一种无可奈何的选择,也很辛酸。那些不法厂商就是认准了这一点,在发不义之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