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悦读 |
人到底有多聪明,这一直是困扰我们的难题。即便是什么是智力这样的基础性问题也很有模糊不清。专家认为智力总的来说就是人们解决未知任务的速度和正确性。但是智力到底包括那些元素,我们怎么知道自己有多聪明等等问题还是没有解决。随着智商值测定的兴起,这件事情似乎有了较好的解决方案。成千上万的人采用标准化方法来测试自己的智商,他们在长达几个小时的时间里,用看图猜字、牢记数据、按照逻辑排列图片和数字等方式,测定了自己的智商值,也称为IQ。这个智商值,至少从三个方面概括了人的智力天赋:即数学智力(抽象和逻辑思维能力),空间智力(对空间、形状和物体的感知理解力)以及语言智力(熟练掌握和运用母语以及外语的能力)。
但是,面对智商问题,人们的疑惑依然很多,比如人们就很想知道自己或者自己的孩子到底有多聪明,到底是块像爱因斯坦那样的大科学家料还是街头卖肉的货?也想知道,我的孩子读书不用功,成绩单上经常挂红灯,将来是不是没指望了?还想知道,尽管按照传统的说法某些人的某些能力并没有列入智力考查的范围,但是他们的确天赋异秉,比如运动方面的超强协调性爆发力灵活性,比如音乐方面的超强敏锐性和节奏感等等,这些东西到底是人的能力还是智力?如果这些东西是智力,那么开发这些智力有什么意义?
美国哈佛大学教授、发展心理学家加德纳(Howard Gadner)上个世纪80年代提出的“多元智力理论”彻底颠覆了前人的理论,他认为人至少有7种智力,即:
1.言语-语言智力:主要是指听、说、读、写的能力,表现为个人能够顺利而高效地利用语言描述事件、表达思想并与人交流的能力。所谓巧言令色,巧舌如簧就是这样的人。这些人的一大特点就是词汇丰富,例如德国著名诗人歌德的词汇量达到惊人的9万个单词,而在同时期人通常只有2000到5000个之间。
2.音乐-节奏智力:主要是指感受、辨别、记忆、改变和表达音乐的能力,表现为个人对音乐包括节奏、音调、音色和旋律的敏感以及通过作曲、演奏和歌唱等表达音乐的能力。例如莫扎特5岁就能作曲。
3.逻辑-数理智力:主要是指运算和推理的能力,表现为对事物间各种关系如类比、对比、因果和逻辑等关系的敏感以及通过数理运算和逻辑推理等进行思维的能力。例如爱因斯坦就是这方面的代表。
4.视觉-空间智力:主要是指感受、辨别、记忆、改变物体的空间关系并藉此表达思想和情感的能力,他们的思维和常人最大的不同就是他们能在自己的脑子里形成立体的三维空间。像雕塑家就天生具有这样的才能。
5.身体-动觉智力:主要是指运用四肢和躯干的灵活性协调性。具有这方面天赋的人能够很好地利用身体动作作出恰当的反应,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桌别林在无声电影里就充分展示了他的这方面智力。
6.自知-自省智力:主要是指认识、洞察和反省自身的能力,他们善于对世界的本质和人的本质提出疑问,并且建立起自己的评价体系,这在哲学家,作家等人身上有比较突出的表现。
7.交往-交流智力:这种智力主要是指与人相处和交往的能力,表现为觉察、体验他人情绪、情感和意图并据此作出适宜反应,以调动发挥他人的长处。这种智力在教师、律师、推销员、公关人员、谈话节目主持人、政治家等人身上有比较突出的表现。
提出智力的多元化理论对现代人才培养理念是有积极意义的。
多元智力理论有一个革命性的认识,那就是一个人的成功显然取决于多种智力因素。没有哪个成功者只凭一种智力就能达到目的。反过来也一样,很多人没有成功是因为他们远远没有开发出自己的全部智力元素,或者他们只开发了传统意义上的智力,当这些人在传统智力方面的缺陷使得他们屡战屡败时,他们就认定自己今生今世已经没有了成功的机遇和能力了。
明白这一点非常重要。如果说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是正确的话,那么反过来考查我们现行的教育体制和教学方式,很多是错误的。因为目前我们的学校教育大多数是侧重于开发以语言为主导的人文科学和以数学为主导的自然科学,这对开发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记忆能力和分析能力是必要的,但是这样也带来了一个负面的效果,忽视了其他方面智力比如自知自省智力、音乐智力、人际交往智力、身体运动智力等的训练和开发。这些方面的缺失和偏废在短期也许看不出问题,或者说在现行的评价体系中看不出问题,而一旦在长远的,新的考核指标的衡量下,问题就会凸现出来。
同时,我们还应该明白,智力是能够通过学习加以提高的。这也为我们找到了早期智力开发,早期教育,终生教育终身学习的理论依据。
综上所述,根据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我们的教师应该明白: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智力特点如优势智力领域和弱势智力领域,有自己的学习类型和方法。因此,我们的课堂里再也不应该有“笨学生”的存在,再也不存在一个学生有多聪明的问题,而只存在一个学生在哪些方面聪明和怎样聪明的问题。(《多元智力理论:课改走向成功的新支点》教育部比较教育研究中心 霍力岩)
注:本文部分材料参阅德国《经济周刊》2006年12月22日一期《告别IQ》。转载自《参考消息》第310期周三副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