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标志城”标志着毁文化
山东人也开始像河南人一样不可理解了,动用300亿,“中华文化标志城”肯定要建。这是全国人大代表、济宁市市长张振川说的。
尽管质疑的声音很大,文化标志城方案总负责葛健雄也说,公布的和他所做的不完全一致,但是山东人不为质疑而动摇。可见山东人确实是“硬汉”!
过去的山东发生过“水洗曲阜”、“泰山建索道”这样的蠢事,但是对文化生态的破坏还不到毁灭的程度。而“中华文化标志城”的建设,不由人不想起河南人3个亿打造21公里的“祖龙”!河南人敢拿3个亿说他们那里是龙的故乡,那山东人就敢拿300亿说全中国人的精神故乡都是我培植出来的。
接下来山西人该怎么做?记得一年前山东人给孔子定了个标准像的时候,山西人马上也给关羽定了个标准像。如果“文圣人”故乡成了“中华文化标志城”,那么“武圣人”的故乡至少建个“中华忠义标志城”不过分吧?陕西建个“强盛华夏标志城”、河南建个“华夏文明之源标志城”不过分吧?梁祝的故乡建个“中华爱情文化标志城”不过分吧?潘金莲的故乡建一个“中华红杏出墙文化标志城”不过分吧?
中国官员就是会投机,当中央强调经济建设的时候,各地的“经济开发区”占了大量良田来“招商引资”,不否认有成功的开发区,但是不成功的“开发区”更多,今日大片大片的崭新破房子,你到各地的开发区都见得到。当中央强调解决百姓住房的时候,地方上毁掉了多少古老街区,盖了多少“安民”形象工程和经济适用房!旧城改造、学校建设、广场建设、“亮起来”工程,北京的“平改坡”工程,耗费了多少人力、物力、财力,多数成了表面文章:毁了文化,得不偿失。
山东的官员之所以在今天提出了“中华文化标志城”的建设,就是中央提出了“国家软实力”概念,强调中华文化的重要性。在这个大背景下,“中华文化标志城”应运而生了!
一开始风靡搞“什么什么节”,比如“苹果节”“西瓜节”“风情旅游节”“电影节”“戏剧节”“摄影节”,像早年的庙会一样,各地政府忙了几年。但是有的节很成功,就延续了,比如山东潍坊风筝节。而更多的就没有了下文。一个节,只在某一年政府拿钱搞了一次,再没有了。几年前开始风靡各地的,政协出面组织的“祭祖”大比拼,北方的几个省都搅入其中,仿佛不找个什么地方“祭祀”一下,就不能团结海外华人,就显得没文化似的。“祭祀”与“招商引资”结合起来,就像“什么节”的口号是“文化搭台经济唱戏”一样,政府是主角,官员是政绩。
北京琉璃厂重新建了仿古一条街,全国的仿古街就出现了很多。有两个黄金周的时候,各地都打旅游牌。抗战胜利60周年,各地都打“红色旅游牌”。河北西柏坡和山西麻田都被骗了,诈骗者与政府官员相勾结,毁了耕地,毁了山体植被,毁了红色旅游资源,留下的是一片废墟和无穷债务与矛盾。
新一轮的地方官员以提升“国家软实力”为契机,一定会捞取新的升迁的资本。“中华文化标志城”无疑给他们提供了一个伟大的样本。如果百名政协委员的阻止书发挥不了作用,“中华文化标志城”开始建设了,那么各地新一轮的“比赛”将迅速开始,全国各种名目繁多、令人眼花缭乱的“标志城”将在几年之内出现在中华大地上。
按照这个山东市长的想法,开罗或者纽约是不是该建个“世界文化标志城”?罗马或者巴黎是不是该建个“西方文化标志城”?西安或者东京是不是该建个“东方文化标志城”?在强调文化多样性的今天,谁这样做,谁将成为历史的罪人。
我去山东机会少,但对山东人印象不错。尤其是在青岛,保留的德国人的建筑还很完整。刚刚读到“文化标志城”的时候,我以为是河南人到山东当了市长,才这样富有创意。没有想到的是,这个市长是山东本地人,他的家乡离河南还比较远。看来,我因为“祖龙”工程而形成的对河南人的偏见是完全错误的,只要当了官,不管是那里人,都可能学会投机和毁灭文化。
务实山东人,因为“中华文化标志城”的建设,将不被更多的中国人所理解。但愿这是少数山东人的想法,更多的山东依旧务实地走在孔子和孟子走过的大地上,而不要住在“中华文化标志城”里。
15:29 2008-3-12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