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两会热点争议教育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京剧昆曲 |
与其让京剧进课堂
不如让昆曲进课堂
附录:
http://www.ccnt.gov.cn/xwzx/whbzhxw/t20080310_52272.htm
田青委员:让非物质文化遗产走进课堂
“在义务教育阶段怎样告诉孩子们一个可以触摸的中国?在高等教育阶段怎样理性地认识我们的传统?我想提请教育部门会同文化部门的学者专家进行研讨,制定出一个可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课堂的方案。”日前,全国政协委员、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副主任田青对本报记者说。
田青目前已经将这一想法形成了提案。他在提案中说,对中华传统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感情,是需要培养的。让不同年龄段的学生在课堂上接触到我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和自己家乡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但可以使中小学生从小就对“家乡”和“祖国”的概念有更直观的了解,培养出深厚的感情,而且可以使我们的民族精神一代一代传下去,使中华文化在不断的传承中发扬光大。
田青还按小学、中学和大学这3个不同的年龄段,提出了“非遗”进课堂的具体建议,还十分细致地开出了一张课程表。
以小学阶段为例,田青建议,在6年小学阶段,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教育和乡土教材作为必修课。如音乐课上教唱3首当地民歌、了解当地特色乐器;美术课上了解当地的民间美术代表性作品、形式和常用工具,学会绘制3种有地方特色的吉祥图案,带领学生就近参观当地的寺庙、民居等古建筑,了解本地区本民族传统服装的特色和美感;体育课上了解并基本掌握当地民间舞蹈的基本要领,对流传在当地的武术或其他竞技体育项目有一定的了解并倡导学生参与等。对语文和社会等科目,田青也建议增加有民族和地方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