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廿载聚会感悟之一
在羞愧与不服之间,我们老了
——讲哲学的老张是我的同学张原

盲艺人献声聚会,红色上衣背影的,是高志刚,原晓东现场拍摄
同学杜石榆看见我写的同学名单里有一个“张元”,便吃惊地问:“你还和张元同学过?”
经他指点,我回想起来,我们的同学是“张原”。张原是祁县人,就是“乔家大院”所在的那个县。我去过张原家两次,一次是上学期间的一个正月,在他父母那里吃了元宵,一次是他新婚之后,似乎看见了他的妻子。好像两次他都陪我去过祁县中学,印象中那是一个非常古老的书院的样子。
这次同学毕业二十年聚会,几个人在一起开了个筹备会,那天,我们以为张原不会回来参加聚会,因为他人在无锡,记得一个同学说:“他想回来,一计算车票,大大超支,于是就不回来了。”这一说,在场的同学哈哈笑然。
祁县人是精明的,我说过“平遥人是中国的犹太人”,现在想,“祁县人是山西的上海人”。平遥的女人像男人一样干练,而祁县的男人像女人一样柔绵。所以,祁县男人一般不愿意找平遥的女人为妻。在晋中平原上,榆次家傲气,太谷家义气,平遥家霸气,祁县家夹在中间,怎么看都有些小气。
小气的祁县人却也很有些才气,在我的几个祁县朋友里,都表现出这样的特点。而张原无疑是非常典型的一个。
当我看到张原在自己的博客里说到我的一首《又见张原》的诗,于是想到了一些往事。为什么要写诗给他呢?因为我们1984年进入晋中师专,到1986年有一次中期选拔,而张原是我们中文系唯一的经过考试上了山西师范大学继续读本科的一个。
对于张原上本科,我想我们班不少同学心里都酸酸的。我是其中一个。那时候,尤其是第二个学年,我的成绩不好,所以抽几个人参加考试,我没有被老师看中。而被选中的是张原、高志刚、李梦萍、石喜爱。他们准备考试的时候,是个假期,同学们都回家了,我还在学校呆着,喊他们照了像。那时大家都没有相机,要用外面的人来照,都是花钱的。我的日记中记着,一共花了六块四毛钱。
我当年的日记这样写道:
1986年7月23日,星期三
昨天约班主任和四位考师大的同学照了两张相,结果毁了,今天重照。照相本是无所谓的,但我的用意在要让你们记着这一天,等着瞧。谁是真正的强者?十年后,再说!
1986年7月25日,星期五
送班主任和考师大的同学照片,分别写下类似“十年以后再相识”的话。
1986年8月24日的日记很长,是张原找了聊天的内容。以致我们俩误了饭,我请他到饭店继续边吃边聊。第二天,我买了两个红苹果糖盒,送他一个,另一个送了政史系考上师大的刘彦明。
9月6日,张原来告诉我他第二天晚上南下临汾,到山西师范大学报到,我以一首《可惜——别张原》相赠:
早想写一首很美的诗托你带去
在那陌生的世界里重温往日的欢喜
本该唱一支很甜的歌与你惜别
在那远离故土的地方记起过去的情谊
……………………………………
10月8日,是个星期六,张原回到师专找同学们玩。他来见我,我于次日写了《真戏——又见张原》。
去秋的暖色为君收敛成南下的平安
初冬的微寒吹散了一场梦与影的聚餐
没想到匆匆然在故园又睹君锦衣乱窜
支撑你嘴角翘起的心的夜色阑珊
如同你善的酒窝里镶嵌着傲人的快感
我的另一个隐形在通知我“理他个王八蛋”
重游故地你独不见旧交们隐匿的难堪
可仅为这迷醉群情的不见才劳君回还
我很羞于把这首20年前的涂鸦之作拿出来现眼,但是,张原都说起来了,羞是遮不住的。这诗还不如“下半身”直来直去,也没有“梨花体”简约明快,真是烂诗。但我20年前就是把这样的诗送给了张原,因为自己主持师专的报纸,还将这样的诗发表了出来。
诗不好,但是诗表达的情绪是真实的:嫉妒张原。
没觉的,20年过去了。
在20年后的聚会上,班长武军夸了我的成绩,就是写了几本书,说我和旭清(姓李,榆社人,现供职于榆社县委办公室,我的好友,出版了两部长篇小说《歧路》《大龙骨》)都在本专业的路上取得了成就。我反驳说:我们学的是中文教育,就是在中学当语文教师,而我和旭清都是比较早地离开本专业的,所以,我觉得更有资格获得夸赞的是依旧在语文教学第一线的同学们,其中包括张原。
张原晚我们一年离开大学校园,因为他上了本科。毕业后回到祁县中学执教。祁县中学是晋中很有名的中学,但不知为什么张原干了几年后离开了,到了南方的无锡,依旧在中学当老师。
这次回来,他带回了在太湖边长大的他的女儿,这是他的作品,同学们问:“正版吗?”张原自信地说:“绝对正版!”张原的女儿在同学的聚会上演唱了典型的江南民歌《茉莉花》,她已经是江南人了。
另外三个与张原一起参加中期选拔的同学回来两个,分别是高志刚和李梦萍。
高志刚是平定人,毕业后在平定一中任教,一直到现在。他是一对双胞胎女儿的父亲,也应该高兴。但是,他又是所有同学中最不幸的,得了白血病。白血病,是一种怎样的病?大量的药物进入身体,大量的钱财留给医院。高志刚在北京住院期间,小范围的几个同学知道了,拿出点钱来,一共凑了9900元。很吉祥的数字。高志刚能出现在聚会现场,已经是个奇迹了,他乐观,自信,他告诉同学们:活着真好!
李梦萍在上学期间算是相貌平常的一个,20年后出落成个美人。她在聚会上说,最令她自豪的就是她的儿子,相貌出众,一米八几的个头,还上中学,就获得了无数女生的青睐。现在她的主要任务就是保护儿子不受女生的干扰,顺利上了大学。
高志刚精神、李梦萍快乐都让同学们敬慕,加上张原携女儿远道而来,还有什么比这各自的幸福簇拥着浓浓的友情更重要的呢?
因此我为聚会的开场白写下这样的话:“幸福不会因为财富的来决定,也不因为权力来决定。所以,大家各自努力的20年,人生的幸福和人生的感悟会一样的多,一样的深切。把你的故事告诉大家,我想这会成为这次聚会的最大的财富。让我们分享你的故事吧,共同拥有你的幸福吧!”
20年后,我们没有了羞愧与不服,我们更多的是珍重平和的友情。
谁也没有资格骄傲,一切都是命运安排好的,在各自的命运中努力做了,便是幸福的。
这个班级可以为我和旭清的作品而骄傲,为武军(和顺人,我的好友,晋中网络公司董事长)拥有的巨大的财富而骄傲,为海军(姓马,左权人,我的好友,晋中市委办副主任)拥有的地位而骄傲,但是更应该为张原等大批的同学依旧坚持在教学第一线而骄傲,为高志刚在巨大的疾病面前乐观看待生死而骄傲,为张滔滔坚强地哺育残疾孩子锲而不舍的精神而骄傲,为刘慧琴大病之后顽强地恢复到今天的经历而骄傲!
人生,成就人生的,不是外在的光环,是本质上的坚持。
8:55 2007-7-19 聚会十二天后于北京石景山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