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0年不见面,你会不会想起

(2007-06-30 19:18:27)
 

 

一点旧情,一点雅兴

——近期与诗的故事

 

    十七岁的常青提着一把茶壶给师专的校长办公室添水的时候,我正在那里念书。我常常可以看见常青,他戴着一顶草绿色的军帽,乡村孩子的稚气依然。我在办公楼的另一端校报编辑部出入,有次两个人打招呼,他便来在这里,说他也写了诗样的文字,我便安排在当时的校报上发表了。
    我们有一段时间混得很熟,经常在一起。还骑着自行车一起上太原玩,在迎泽公园照了合影。下一次我们又去的时候,那照片被张贴了出来。但是,随着我离开学校,两个人的来往便中断了近20年。前年的一日,他突然给我一个电话,不久就跑到我家来,他便也是孩子的父亲了。
    他的连襟是个不错的企业家,他便一边上班一边在做企业的事情。在榆次那个小地方,似乎也成了有头脸的人物了。我回榆次,他很热心地陪我。不知道是什么原因,他说到想要我写给他的一首诗。我很惊诧于他在那样的圈子里混着,依旧有这样的雅兴,心里热乎乎的,我想:终于有一个旧日的朋友在乎我的文字了!一边得意,一边便很激动地写下了这样的文字:

 

    犹记当年少年游,迎泽湖畔赏春柳。
    最喜一桢青色面,把与路人共品久。
    廿年光阴顺水流,自在心香无须求。
    同根太行手与足,漫道情爱一壶酒。

 

    字裱好后,常青开车从榆次来取了回去。
    不久,同班同学武军张罗晋中师专中文八班的同学聚会,这是毕业20年第一次聚会。先说是五一,后来推到六月二十三,再往后推着。但是,武军来问我的主意,我说我有心送每人一幅字,可惜很多人我不知道写什么。武军当即拍出三千块钱,要定我五六十幅字,回来聚会的同学,每人一幅。
    我不能给每个人写不一样的,老实说,很多同学的名字都不大记得真切。大多数是20年不曾见面,不曾联系。但是,整体上,我对那样的一个集体充满了怀念,也便是怀念自己的青春了。那时候许多事做得不好,做得不对,伤害了别人,但是,毕竟青春,大学校园是包容的,我很怀念他们。
    于是写下这样的话:

 

    转眼廿载去匆匆,中都重聚话浮沉。
    麦田无际对安宁,学海有尔伴青春。
    甘苦才知世事艰,纯真还数同窗情。
    别后若得三分醉,可将醉意暖余生。

 

    这话是不是伤感了?中国文人一写诗的时候,多多少少都在伤感中?
    因为我不懂得律诗的平仄关系,便将这些句子就教于韩敬群先生。韩先生一字一字认真改来,在我面前说明他改动的理由。经过他的修改,这诗便以全新的面貌出现了。他说:“至少,你的同学是挑剔不出技术上的毛病了。”
    改后这诗是这样的:

 

    廿载匆匆如梦里,中都重聚话浮沉。
    麦田无际连村树,学海有君伴青春。
    甘苦方知身世险,真纯还数故交情。
    他时若得三分醉,聊用余酣寄此生。

 

    “对安宁”中的“安宁”,是我们学校所在的村庄的名字,隔着麦田,我们望见的是安宁村。但是韩敬群先生说,这句最后一个字应该是“仄”声,所以要改。“同窗情”写给同学是合适的,为什么改?因为犯了律诗大忌,即“三平调”,就是说三个平声字连在了一起。
    我也喜欢近体诗,但是,早年没有用功,胡诹出来的与韩的一比,只能是顺口溜。这时候,我们办公室的小范,要离开北京远赴哈尔滨任教。我也想送小范几句话,但是身边有韩先生,索性偷个懒,请韩先生直接写了一个:

 

    妖红冶绿意阑珊,归去相依苜蓿盘。
    袖手旁观谁断指,曲肱而枕亦清欢。
    千秋文脉闲中理,一缕愁情酒后安。
    莫上高楼思远客,西风萧索路漫漫。

 

    我和韩都比小范大很多,相对于人生,我们都是过来人。诗里韩先生希望后学者不必为眼前世态纷扰,安于清贫向学,也不必思念故旧,安心前程。这都颇合我的心意。
    给小范的诗写就裱好后,我与他在出版社见了一面,大约再见他,也不知道是什么时候了。他研究生毕业到黑龙江工作,而我则飘忽着。
    给同学们的字裱好后,我给常青一个电话,他便找了个车来,将六十幅字和六十本书,全部拉回了榆次,第二天就已经在我的同学逯爱红的手里了。
    大家读到我的诗是不是还和我写它们时一样,略有怅然?我便不能知道。

                                       18:45 2007-6-30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