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暑期*读书笔记】《早期阅读与儿童教育》第四章

(2018-08-02 14:24:02)
标签:

杂谈

分类: 小黑鱼绘本阅读工作室
第四章:早期阅读教不教 

【暑期*读书笔记】《早期阅读与儿童教育》第四章

      期阅读教不教?其实回答起来并不难。
      当“教”的前提已经成立——懂孩子、爱阅读的成人+好的图画书+充满好奇和渴望的孩子,“教”又何乐不为呢?
      本章从“以发展幼儿早期读写能力为主要目的的阅读活动”到“以丰富文学体验为目的的早期阅读活动”到“力图在兴趣和技能上取得平衡的教学”,详尽阐释了什么是适合幼儿的早期阅读活动,通篇读下来,感觉应该改个名:早期阅读怎么教。
       本章拓展内容中的思考题是:如何避免小学化的绘本阅读教学?——这个问题感觉在设问方式上欠妥。
       优秀图画书作为一种媒介,可以串联起学龄前儿童与世界之间的认知,一样也可以搭建起学龄后孩子认识世界的桥梁,绘本阅读教学进小学不应该是要避免,而是要培养更多对绘本有正确认知的好老师。
      幸而,网络时代,资讯发达,听了一场好讲座,当了一回速记员,分享如下:
      
 图画书阅读课的N种可能
                           ——南京玄武区教师发展中心 黄雅芸

话题一——我眼中的图画书与图画书阅读课
一、好的图画书
1、优秀的故事
创意、构思、主题、多元价值观、真诚平等的态度……
2、生动的图画
“优秀图画书的精髓都在图画书的世界里。”
“让不识字的孩子只要看图就能理解故事内容,才是真正优秀的图画书。”
“优秀图画书的世界,应该是一个只有用图画书才能表现,才能对孩子们叙说的世界。”
3、文学的语言
4、探索的空间

二、好的图画书课堂
1、优秀的故事阅读者、讲述者
——通过故事讲述过程,生发审美情感
a、内心意象、情感体验
(一个优秀的故事讲述者,也就是一个优秀故事的创造者)
一个优秀的故事讲述者必须具备的人文素养、人格修养、人生经验)
(一个优秀的故事讲述者要能唤醒孩子与故事契合的内心感受和情感体验)
b、语言面貌、语音语调、叙事节奏
(如何将书面语言转换为合适的叙述语言)
(舒服的课堂也应该有安静的气质追求)
(如何控制自己的情感投入,有张有弛地将孩子带入你的故事讲述中)
c、描述性语言和叙述性语言的区别使用
——叙述就是用简练、朴实的语言,对人物的活动经历和事件的发展变化作准确的介绍、交代、说明。描述则是用生动、形象、鲜明的语言,对人物和事物的特点做描绘、慕写、刻画。
——故事讲述者一定会在故事讲述中与孩子一起自然而然的生发审美情感,会在故事讲述中注意描述性语言和叙述性语言的区别使用,描述性语言有利于培养学生细腻的感受力

2、玩味生动的图画
a、整体参照,连贯观察(伏笔处、呼应处、转折点,戏剧冲突点,故事高潮……)
b、经历“体会”的过程(玩味本身未必要找到准确答案,而重在学生体会的过程)

3、文学的讨论——“说来听听”
a、相比较严谨规范的架构、专家式全面论述、特定的发问程序、追究精确的答案而言,分享真实的感受才是和学生讨论时最重要的。
b、儿童的“深度”在明天的重读中,用阅读涵养漫长的生命

【暑期*读书笔记】《早期阅读与儿童教育》第四章道理——心理(真正优秀的儿童图画书课堂应重视儿童的心理,而非故事传递的道理。)
不断刹车——享受全程(老师在讲述过程中尽量给孩子一个 完整的阅读感受,放下自己的问题,也是放过孩子)
模仿儿童——真童趣(刻意模仿儿童反而失去童趣)
外围眺望——走进故事(表面阅读与深入阅读的差异)
“为什么”——回到故事(少问“为什么”,回到故事中的具体内容上引导孩子深入阅读)
“除非我们将读过的书拿出来讨论,否则我们无法明白自己对这本书的看法”——《说来听听》中孩子的原话
说出了组织课堂讨论的意义:我们所有课堂讨论的成功都源于让学生分享他们自己真实的看法及困惑,允许他们发表意见——提出疑惑,表达己见,互相启发,集思广益,生成自己的思考。

话题二——我眼中的图画书与图画书阅读课
《小房子》(2012年教学课)
教学目标:
1、阅读故事,去感受故事的清新安谧,领略从中透发的诗意。
2、细读图画,玩味图画中的比照点,体会图文呼应的情趣。
教学思考:
1、遵循文学教学的规律,让抒情感觉在讲述中得以保全。
2、遵循图画书教学规律,让细节魅力在品赏中得以彰显。

分三个板块:
【暑期*读书笔记】《早期阅读与儿童教育》第四章
【暑期*读书笔记】《早期阅读与儿童教育》第四章
【暑期*读书笔记】《早期阅读与儿童教育》第四章有意放大、强化小房子搬离的场景,因为设计者认为此刻应该刻在孩子们的心里。
所以做了描述性处理,进行再创造:
“搬的时候场面很壮观,所有的车、所有的人都停下来了,没有人抱怨,没有车拼命摁喇叭。大家安安静静地……”

【暑期*读书笔记】《早期阅读与儿童教育》第四章努力让这节课与这本图画书的气质相统一:温和朴素、轻松清浅的背后给人厚重和回味。
——画面相似性:注意色彩的情感表征功能
——作品高妙处:聚焦“时间”如何表现
——思维开放处:思辨“变”与“不变”

结尾:这本书既是送给今天的你们,也是送给未来的你们,当你们长大走上工作岗位,如果你正好是以为城市规划师,你会不会想起《小房子》这本书?

那些被否的话题:
【暑期*读书笔记】《早期阅读与儿童教育》第四章
1、
孩子们当下的生活,是否与故事有交集?——关于这个故事,孩子与故事的交集应该是源于故事的思考
他们当下的生活与故事的生活并没有相似性,所以不存在一定要用故事和他们的生活打通起来的可能性
并非所有的阅读材料都要和孩子的生活经验对接并打通,而阅读尤其可贵的一点:在阅读中经历一种他从来没有感受过的生活,虽然没有真正生活过,却依然是很棒的阅读体验。

2、寻找意义“相对”的“确定性”:一切都在变,可是,总有一些什么很重要很美好的东西应该值得小心地珍惜、尽可能地保留的吧?哪怕,只是一间小房子?(变与不变)

《那只深蓝色的鸟是我爸爸》(2014 年阅读教学实践课)
出发点:没想到
归宿点:真奇妙
【暑期*读书笔记】《早期阅读与儿童教育》第四章

教学目标:
1、阅读故事,借助戏剧教学策略(教师入戏)帮助学生读懂故事。
2、在阅读过程中,渗透阅读策略(如了解作家创作的背景故事等)。
3、鼓励学生尝试读一些挑战自己理解水平的作品,提高阅读能力。
【暑期*读书笔记】《早期阅读与儿童教育》第四章

补充及思考:
【暑期*读书笔记】《早期阅读与儿童教育》第四章1、初读+重读+引导
启发孩子关注作者的写作方式:将生活和想象揉在一起说故事。
故事也许不是真实发生的,但是人物和情感是真实的,给人以恍然大悟的阅读趣味。
2、读一些立刻喜欢的故事,也读一些让你渐渐喜欢的故事。


《勇气》《能治愈鱼的诗》(2016 年阅读教学实践课)

【暑期*读书笔记】《早期阅读与儿童教育》第四章
两本书的契合点:文学语言、诗性表达
教学目标:
1、语言学习:借鉴绘本语言,趣味盎然中培育语言智慧
2、价值引领:体悟言为心声,愿意“创造自己的语言”
【暑期*读书笔记】《早期阅读与儿童教育》第四章
2016现场教学效果:
【暑期*读书笔记】《早期阅读与儿童教育》第四章

匆匆记录,慢慢回味
篡改上图中老师的一句话来回答“如何避免小学化的绘本阅读教学?”这个问题:
——小学绘本阅读教学不是洪水猛兽,关键要看你准备好了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