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不是我的帽子》
乔恩·克拉森 (Jon Klassen)
(编者), 杨玲玲
(译者), 彭懿
(译者)
一条小鱼戴着一顶圆圆的帽子游进我们的视野
它一边往前游,一边自言自语:
“这不是我的帽子,是我偷来的。
帽子的主人可能不会发现,因为它睡着了。
就算发现了,也不会知道是我偷的;
就算知道是我偷的,它也不会找到我……”

黑漆漆的画面上
帽子的主人,一条很大很大的大鱼已经睁开了眼睛
悄悄地尾随小鱼而去……

一本充满戏剧性和幽默感的图画书,悬疑一环扣着一环
一部高度浓缩的小电影,故事精彩流畅
在图和文的交融下,碰撞出强烈的戏剧张力。
一部摘奖摘到手软的绘本
2013年囊括美国凯迪克金奖等共计19项奖项。
乔恩·克拉森的《我的帽子不见了》,是本次调研课程第三期“故事讲述”的课后作业:
品读绘本《这不是我的帽子》(乔恩克拉森)
作业要求:
a、 用游戏互动的方式,和孩子一起进行亲子共读,并用文字整理记录。
b、在原有故事的基础上,进行延伸讲述,请将新编的故事记录下来。
c、请在1月18日之前,将你的阅读感受发送至小黑鱼绘本阅读工作室的邮箱。
大家的作业非常真实地记录了各自的家庭阅读状态,孩子的阅读反应、故事讲述人的自身困扰,其中所呈现出的多样化状态,值得深入思考及集中探讨。
今天的课程,围绕主题阅读而进行,主题阅读能力由纵向阅读能力和横向阅读能力两部分组成,关于横向阅读能力,是由点及面的阅读能力;而纵向阅读能力,是由浅至深的阅读能力,是阅读能力的基础所在。
在今天的课堂上,我们从《这不是我的帽子》聊起,围绕大家的作业,深入剖析主题阅读能力的培养需要进行哪些方面的学习。
学员家长1:
家有两孩:4岁、7岁,均为男孩。
孩子对此书的反应:开始反应一般,后来以游戏的方式亲子合作讲述,孩子兴趣很浓。
家长对此书的评价:这本书很有趣,人物刻画得非常好
学员家长2:
家有4岁女孩
孩子对此书的反应:亲子共读几遍以后,以游戏的方式亲子合作讲述,孩子非常喜欢。
家长对此书的评价:是一部经典的、幽默感极强的、值得学习的游戏好书。
学员家长3:
家有两孩:5岁女孩、13岁男孩。
家长对此书的评价:这本书传达了是非价值观,别人的东西不可占为己有。
学员家长4:
家有6岁女孩
孩子对此书的反应:对故事情节的发展高度好奇,对游戏的方式非常喜欢。
家长对此书的评价:是一本很不错的书,游戏很好玩。
学员家长5:
家有4岁半女孩
孩子对此书的反应:一只调皮的小鱼和妈妈之间发生的故事。
家长对此书的评价:有趣的一本书。
学员家长6:
家有两孩:1岁、5岁,均为男孩。
孩子对此书的反应:以游戏的方式亲子合作讲述,孩子非常喜欢。
家长对此书的评价:很好玩,教育意义很大。
学员7(未婚):
讲述对象:6岁女孩、7岁男孩
孩子对此书的反应: 对故事情节的发展高度好奇
讲述者对此书的评价:侧重于教育孩子怎样判断是非、来衡量自己与他人对待问题的准则。
二、现场围绕以下问题展开讨论:
1、这个故事的主线是什么?
主线清晰,是好绘本的判断标准之一。我们尝试着用一句话概括《这不是我的帽子》讲了什么,这就是这本书的主要线索或者说脉络,而不是绘本的枝端末节。
关于这本书,现场讨论时家长们各自整理出的主线是各不相同的,有人认为小鱼是主线,有人认为帽子是主线,
有人认为大鱼追赶小鱼是主线。
2、创作者的表现技法
表现技法是为故事而服务的,好的故事加上优秀表现技法,成就高品质的绘本,我们一起讨论后得出以下几点:
a、蒙太奇的电影表现技法。
蒙太奇(法语:Montage)是音译的外来语,原为建筑学术语,意为构成、装配。经常用于三种艺术领域,可解释为有意涵的时空人为地拼贴剪辑手法。最早被延伸到电影艺术中,后来逐渐在视觉艺术等衍生领域被广为运用。
蒙太奇在电影艺术上的应用, 我国电影理论家夏衍的解释比较容易理解:“所谓蒙太奇,就是依照着情节的发展和观众注意力和关心的程序,
把一个个镜头合乎逻辑地、有节奏地连接起来,使观众得到一个明确、生动的印象或感觉,从而使他们正确地了解一件事情的发展的一种技法。”
乔恩•克拉森原本就是一位动画电影工作者,他将电影的蒙太奇思维娴熟地运用到图画书创作中,把故事讲得精彩流畅,充满戏剧性和幽默感。整本书像一部高度浓缩的小电影,从一开场就紧紧抓住读者的兴奋点和笑点。
b、以全知的视角进行描述,文字和图画的强烈反差所营造出来的高度幽默感
关于这一点,整本书中比比皆是。
c、极简的叙事元素
《我要把我的帽子找回来》是乔恩克拉森于2011年创作的第一本自写自画的绘本,获得2012年Theodor Geisel
Award银牌奖,2013年创作《这不是我的帽子》,与《我要把我的帽子找回来》相比较,这本书无论人物设置、用色还是语言都更为简洁。人物只有三个——大鱼、小鱼和螃蟹,但在黑色的大背景上,每个人物的眼神、表情和个性都生动鲜明,令人过目难忘。
极简的叙事元素,牢牢地抓住了孩子的心,也符合儿童的认知心理。
d、开放性的故事结尾
当大鱼从水草中游出来的时候,脑袋上多了一顶帽子。
他俩之间发生了些什么?不知道
小鱼上哪去了呢?不知道
你能看到的就是大鱼那心满意足的眼神,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从孩子到大人都被激发起了极大的好奇,在家长们的阅读记录作业上可见一斑。
3、这本书打动你的那个点
有家长发言:“打动我的地方就是小鱼的眼神。”
有家长发言:“打动我的就是大鱼钻进水草丛的那一刻。”
有家长发言:“打动我的点就是那只螃蟹。”
……
注意,我们这里所讨论的打动你的那个点,指的也就是这本书最吸引你的地方,这个点不是中心思想,而是你作为一个分享故事的大读者从中真实感受到的这本书带给你的触动。如果你没有被书打动,你便很难和孩子拥有读书的感动。
4、阅读过程中趣味点的发现
这本书有趣的地方比比皆是,但前提是你是否已被这只偷了帽子的小鱼打动了。
趣味和内涵是要区分开的。因为孩子所关注的是纯粹的好玩,而成人往往关注这本书的内涵何在。
亲子阅读中,很多时候阅读趣味是由成人向孩子传递,孩子是否从书中获得快乐,和家长对于书的认识有决定性关系。
5、延伸讲述的价值
关于这一点,围绕《这不是我的帽子》用心引导孩子去延伸讲述的家长感悟最深。
延伸阅读,对于4-6岁的孩子来说,是使孩子获得情绪释放的途径和运用已有生活经验的机会,孩子对于延伸讲述的热情程度和家长的讲述方式有很大关系。
围绕延伸讲述,这一次大家的作业所呈现出来的是各自的精彩,详情请见家长们的课后作业。
附创作者简介:

乔恩•克拉森(Jon Klassen)
乔恩•克拉森,出生于加拿大,现定居美国加州洛杉矶市。他曾经为动画长片、音乐录像带和杂志书刊等绘图,是一位知名的插画家和设计师。他曾在梦工厂动画制片公司、莱卡动画公司工作,并为英国广播公司设计2010年在温哥华举办的冬季奥运会广告动画,赢得英国最大动画奖——影艺学院奖。
2010年,他以《Cats' Night Out》荣获加拿大插画奖Governor General's Award for
llustration。2011年,《找回我的帽子》是他第一本自写自画的作品,获得2012年Theodor Geisel
Award银牌奖,成为童书界最受瞩目的闪亮新星。2013年更以《这不是我的帽子》获得美国凯迪克金奖等共计19项奖项。同年,由他绘图的《Extra
Yarn》也拿下美国凯迪克银牌奖。他成为自凯迪克奖创奖以来,1947年之后,唯一同时拿下金、银牌双料殊荣的作家。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