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工作手记(26)——第五届信谊原创图画书大奖赛归来

(2014-12-08 20:27:37)
标签:

杂谈

图画书

信谊

绘本

大奖赛

分类: 小黑鱼绘本阅读工作室

       珠海到上海,两天的行程匆匆又匆匆,载着对一场活动的期待、见证、思考和收获。

       这是一个温煦的冬日,第五届“信谊图画书奖”回归上海,在发起地开启一段新的里程。走到第五个年头的信谊原创图画书大奖赛,一如我初识时的简约、沉稳,没有刻意而为之的造势,对于新生力量的呵护、对于本土原创的支持却是呈现在活动中的每一个环节。

       从机场赶到会场,2点整,颁奖典礼准时开始。

工作手记(26)——第五届信谊原创图画书大奖赛归来

 信谊基金会执行长张杏如女士在颁奖仪式上致词

        喜欢这位前辈,优雅如初,一如既往的气定神闲。

      “信谊原创图画书大奖的目的在于,通过过程,陪伴创作者一起成长,成为真正的创作者,而非获奖者。”

      “虽然文化不能凌驾于儿童之上,我们的儿童图画书是为儿童服务,但从我们土地上成长起来的图画书能够反应我们不一样的风土人情,中国态度。”

      “一本好书经过漫长的历程走到孩子的手中,是社会对孩子的祝福,是社会对孩子的承诺。”非常清晰的定位,字里行间,有着你能触摸到的真实的温和力量。

 

       子涵老师的发言,也是一如既往的梅派风格:

       “信谊图画书奖是一面浪漫主义旗帜,任何现实主义的成果都源于浪漫主义的想象。在看不到未来的时候手握骅犁走进黑色的土地就是浪漫主义的勇气。”

      “这是一个干净的奖项,干净这个普普通通的日常词汇在今天变得极其珍贵,信谊图画书奖配得上‘干净’二字。信谊是一个中国原创图画书创作者的黄埔军校。”

       浪漫到骨子里的梅老师,对待浪漫的态度,也是一丝不苟的,上台发言、下台和信谊基金会两位董事拥抱、合影,他把对“信谊图画书奖”的欣赏,上升到仪式化的高度。

 

      自强教授代表本届评审委员会作总结汇报,本届“信谊图画书奖”的作品特色归纳如下:

     1、普遍呈现特色性。比如文字组的部分作品,作者开始重视图画书特有的叙事节奏。

     2、幽默感在作品中呈现。

     3、游戏精神在作品中呈现。(举例:《女巫不在家》)

     4、作品体现出对生活的深入思考和表现。

      朱自强教授的发言简短精练,寥寥数语中,却让人听到欣喜和欣慰。 “信谊图画书奖”迄今已举办5期,其中有3期的首奖是空缺的,评审委员们的严谨和苛求由此可见一斑,今年,终于诞生出一部大家交相称赞的首奖作品:《迟到的理由》,这群伯乐们的心情也是可以想见的。

 

工作手记(26)——第五届信谊原创图画书大奖赛归来

      首奖作品:《迟到的理由》

       奖的颁奖现场,是当天一个温馨的时刻。张杏如女士亲自为《迟到的理由》作者、毕业于央美绘本创作工作室的姚佳颁奖,并邀请了老约翰绘本馆的总经理张先生上台,现场的我们才知晓,这本《不能迟到的理由》的出版权在参赛前已经被老约翰绘本馆买走,在得知姚佳有意参加信谊图画书大奖赛时,老约翰绘本馆大度让贤,将已到手的《迟到的理由》拱手相送给信谊。这是一个极其有爱的插曲,是行业内对于原创绘本共同的呵护,更是对于年轻的本土绘本创作者温暖的关爱。

      姚佳,这个90后年轻创作者,是个幸运的姑娘,一路的成长都有着温暖的陪伴。台上的她突然看到台下的杨忠老师,激动得语无伦次,让我忆起2012年的第三届颁奖典礼上,《北冥有鱼》的创作者刘畅,那个拽拽的姑娘,突然得知杨老师在场,上台后也是一样的语无伦次。

       12月7日下午的原创图画书作者见面会上,姚佳将自己的作品创作历程作了详细的剖析,其中多次提到一个词“成书品质”,从初稿到成书,其中漫长的打磨过程,都是在为高品质而服务。这个从中国高等学府走出来的小姑娘,青涩未脱,稚气未褪,在面对台下观众的提问“为什么第*页面中书架上摆放的书脊不是正对着孩子呢?是不是因为你没有从孩子角度去考虑这个问题呢?这是不是一个错误?”时,有点紧张和慌乱。此时,张杏如执行长站了起来,代姚佳回答了这个问题“创作和欣赏好绘本的前提是心中有儿童,而非一定得自己养过孩子。我不认为姚佳这样的表现手法有错,好绘本,固然要求文字好、故事好、绘画艺术性强,但并非要求它们都长着同样的面貌。”

   创作和欣赏好绘本的前提是心中有儿童,而非一定得自己养过孩子。” ——这一句话,让台上四位年轻的创作者安了神。

      两天的活动中,中央美院绘本创作工作室被频繁提及。在原创者的获奖感言中,在作品展示墙上的文字说明中,在主持人或嘉宾的发言中……台下,杨忠老师的盈盈笑意一直在眼中流淌着,暖暖的,也流进了我的心里。
对于中国的原创图画书,中央美院绘本创作工作室是一个温暖的存在,和信谊原创图画书大奖赛的活动一样,都有着共同的坚持。
       前几天,田宇老师通过“绘本的秘密”微信公众平台发出了一封道歉信,这封信里,他对他所爱的绘本说:“我如此爱你,所以我站在这里!”。彼刻,我想我懂了。

附:12月7日下午原创图画书作者见面会上其他三位原创作者发言的相关记录:    

工作手记(26)——第五届信谊原创图画书大奖赛归来

       邓正祺:游离于正统之外的童书创作者。

      循规蹈矩、开心未遂的童年让成年后的她在绘本创作时常常反思,刻意避开教条,着迷于体现儿童的无助、无知和无畏。2012年的信谊图画书大奖赛上,有幸结识她的作品:《烟花》,特别喜欢书中憨憨的小狐狸和自以为有一点“小聪明”的獾,果然,书如其人。

 

工作手记(26)——第五届信谊原创图画书大奖赛归来

       周见信:“信谊图画书奖”主站奖项的台湾“信谊幼儿文学奖”获得者,得奖作品《寻猫启事》。

       该书的创作灵感来自于一场室友寻猫的真实经历,一本好绘本由此被催生。作品以无字书的形式呈现,用明暗相间的素描形式叙述了一个患得患失的温暖故事。惊喜的是,故事中的猫主人,作者的室友,竟然也来到现场,书里书外瞬间有了真实的衔接。

 

工作手记(26)——第五届信谊原创图画书大奖赛归来

亚东/文   麦克小奎/图

      麦克小奎:出身于民间的草根创作者,蒲蒲兰绘本馆的前馆员,热衷于讲故事的年轻人,有激情,有抱负,更不乏浪漫主义的情怀,把对生活的点点滴滴融入思考,流于笔尖。其作品虽稚嫩却真诚,演讲结束时,他通过ppt显示在大屏幕上的那句话“全世界都在等着听我讲故事。”让人动容。

 

       福所有在为绘本创作、推广而努力和付出的可爱的人们。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