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我是小逗逗
我是小逗逗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8,407
  • 关注人气:19,606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工作手记(17)——《儿童文学的三大母题》

(2014-09-16 18:57:57)
标签:

育儿

分类: 小黑鱼绘本阅读工作室

http://s7/mw690/001wXQqgty6M5Ik4HKmc6&690

      乎是放下《书、儿童与成人》的同时,就捧起了《儿童文学的三大母题》,刘绪源老师的这本书,是顺着阿扎尔先生的这根藤摸出来的瓜。

      阿扎尔以时间为脉络,以地域为界限,将南欧和北欧的儿童文学的起源与发展作了极为感性的理论分析,看书的过程中,我心里一直有一个大大的问号,关于东方的儿童文学的起源和发展,东方学者又会是怎样的阐述和剖析?于是,挖出了《儿童文学的三大母题》。

 

      切地说,《儿童文学的三大母题》并非单纯只针对东方儿童文学的理论分析和研究,作者的研究体系中,中外儿童文学作品基本都归入其中,其观点的形成是在西方儿童文学理论学习的基础上。

      刘绪源的阐述是开门见山型的,他在绪论中就直接提出了他的分类原则:“母题”在本书中是一个居于更高层次的概念,每一母题都有自己的审美眼光(视角),艺术氛围、以及一定的审美范围。本书将儿童文学分为“爱的母题”(内分‘母爱型’和‘父爱型’)、“顽童的母题”、“自然的母题”。它们分别体现着“成人对儿童的目光”、“儿童自己的目光”、“人类共同的目光”。

      这段直接了当的阐述让我颇有一见钟情之感——初学者怕就怕的是理论太高深,语言太晦涩。http://www/uc/myshow/blog/misc/gif/E___6725EN00SIGG.gif

      作者的阐述平实直白,爱、顽童、自然,是此书论述的理论重心。围绕这三个主题展开的过程中,美学的观念始终穿插其间。

      关于儿童文学的三种相关理论:

      1、儿童文学是教育的,艺术作为手段完全服务于教育目的。

      2、艺术既是手段同时也是目的,作为手段它运载教育内容,作为目的是指载体本身也有审美的价值。

      3、艺术不是手段,而是审美整体,对于艺术品来说艺术审美就是它根本的和最高的目的。
      作者明确表态,他力倡第三种。他将“教育性”称之为“审美中的理性”,并认为:只有当教育性自然流露于作品这一审美整体中,成为审美情感运行过程中的有机部分时,才能在文学中获得自身的价值。否则,便将成为作品的外在因素或破坏因素。

       他还认为,不是文学的概念大过审美,而是审美的概念大过文学。——这也是我在此书中读得最过瘾的观点,也再次印证了艺术在所有学科上的共通性。

 

       还是有不明白的地方:

       作者在书中一再强调,他所提倡的母题概念,是一个笼统的概念,并超越了“题材”概念所包含的具体性和明确性。他将儿童文学的各种作品划分为16个题材类型,在进行详细阐述的过程中,却又将这16种题材类型归并成了三大题材领域,讨论的是文学艺术中“爱与死以及自然”这三大永恒主题与儿童文学三大母题之间的对应转换关系。

      于是,我弱弱地想,这里是不是有偷换概念之嫌?

       因为在于我的理解:母题的概念是模糊的、感性的、宽广的,而题材的概念是清晰的、理性的、明确的。这绕来绕去的,看到后面把我给整糊涂了要!

       拜读完之后,再翻回去读前面的序,竟然发现方卫平老师做的序中,也提到这个问题,然后就很浅薄地激动了一下下,马上就放下筷子打开电脑开始码字交差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