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10/bmiddle/001wXQqgty6L0yjukNbb9&690
难得清静只是一句响亮口号,尤其是像我这么八卦的主妇,一旦有点风吹草动,我就会迫不及待地主动贴上去……于是,今天中午,五个女人一台大戏,一顿饭从12点吃到3点,身心舒畅!茶足饭饱后撑着浑圆的肚子回工作室安心码字。
理论的书读多了,会找不着北,尤其是像我这种理解能力。结合实例多方面进行理解在这时就显得尤为重要,关于儿童阅读的实操性读物,市面上也层出不穷,一路走一路读,然后很确定:松居直先生撰写的书,是我自学路上的瑰宝。
读松居直,我的心路历程也是值得记录下的。
关于如何更好地学习亲子阅读,《幸福的种子》是我的启蒙读物,但读得零零碎碎。这本书刚引进的时候,是2007年,那时候的我,正着急地吸收各种营养,照葫芦画个瓢那是天大的事情,满脑子想的都是松居直先生关于亲子阅读的一言一行如何去实践,松居直先生所提及的每一本书都要想办法买回来摆在书架上,然后就踏实了,觉得自己学有所成。
尔后,市面上关于绘本阅读的指导书开始陆续登场,我以一网打尽的豪情虔诚拜读到手的每一本,每一本都读得之乎者也,好与不好说不出个所以然,判断力严重缺乏。
此时,这些书对我而言,都是工具书。
再后来,记得很清楚,是松居直先生的《我的图画书论》。因为这本书,我开始试着去感受绘本背后的编辑经历和故事,去感受松居直先生作为一个编辑者,如何为读者展现绘本编辑的过程,关于绘本阅读我也为自己推开了一扇窗,新的阅读体验带来新的思考,心开始慢慢沉下来,与此同时,也更享受和逗逗之间的共读时光。
但这时候的学习和吸收仍然是零散的,碎片式的。
系统性地去学习是现在对自己提出的要求,起点低是自己必须面对的现实,但咱有的就是耐心和信心,一步一步来,慢慢学,人生还有几十年呢。
这段日子,在啃理论书的同时,对于松居直先生的《幸福的种子》、《我的图画书论》、《绘本之力》、《打开绘本之眼》等开始进行系列通读。也开始有意识地系统品读经由松居直先生编辑的图画书。
这样的阅读过程中,感动时常填满心间。
福音馆刚成立时, 资金匾乏, 没有任何资产。1956年,松居直进入福音社,是社内唯一的编辑,相关的编辑参考读物一本也没有,
全靠自他己去摸索。他在《幸福的种子》中曾写下这样一句话:“我的前面没有路,我的后面留下了路。”
相信读过的人都会记得这句话。
孩童时代母亲给他读故事的欢乐,
是他编辑图画书一路走来最大的动力。关于这一点,松居直在几本书中反复提及。身为图画书编辑和出版身份的他,给自己的孩子讲故事也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他有三个孩子,从孩子1岁到10岁期间,无论多忙,他都要抽出时间读书给孩子们听。这是一种传承,一代又一代延续下去的精神力量。
福音馆的成长也并非一帆风顺,在《我的图画书论》中,松居直就详细叙述了他编辑图画书的成长过程,绝望与希望交织,摸索和尝试并行,这里最打动我的是《儿童之友》将竖排版改横排版时,面临着页数的增加和价格的上涨,松居直先生力排众议,在书中坦然相告:“……收100日元就应该提供比100日元价值更高的内容。作为一个商人,这是应当的。能够收到100日元,是非常值得感谢的。哪怕就是50日元也一样,收了50日元就应该提供比50日元价值更高的东西。这种想法非常强烈,我是一个商人,自己觉得必须要按着这个想法去做。……”
文化产业内,这样的坦荡胸襟,不是每个人都能有的,松居直先生在做的事情,用功德无量来评价毫不为过,但他对自身的认识如此朴素、平实且明晰,这样的人生态度,想必是不会拖泥带水的吧。
又找来他的一些近年的演讲,读到这样的话:“……我经常说不出版畅销书也很好,
要企划出版能长销十年的图书。畅销书出版时能给出版社带来当时的利益,
其效果是短期的。而长销十年二十年的图书,可以预见其长期的营业额和长期的出版计划,
重版还能带来稳定的出版经营。……这些作品不仅能给读者带来欢乐, 也使出版社的员工过上安定的生活。”
这些看似极其朴素的发愿,实则很难,特别是在物欲横流的当下。坚持出好书,坚持宣传好书,坚持给读者定期举办演讲会。从日本的最北端到最南边的冲绳,
从偏僻的山村到海边的村镇, 都留下了他的足迹。他笑称自己为“活动的广告塔” 。
而今,80高龄的他又频繁往返于日本和中国,辗转于不同城市去播种,身边的人担心他的身体吃不消,他却说:“我已经把自己交出去了。”
松居直用他的人生书写了福音馆的今天,坚持和坚守,相信也是福音馆的精神支柱。
借蔡皋老师的话结个尾:读图画书,我常有这样的感觉,读过某本好书,就想找第二本来读,不仅想与作家对话,还想进一步了解编辑者的秘密,而最关紧要的秘密是想知道编辑者的人文追求,我觉得它是图画书的灵魂。没有灵魂(或精神)到场的图画书,无论形式如何华美,是不能令读者感动的,是不能算作“作品”的。
松居直就是这样一位值得我们尊重的编辑者。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