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我是小逗逗
我是小逗逗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8,781
  • 关注人气:19,606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提醒幸福的书华老师

(2010-12-15 22:31:35)
标签:

少儿

卡鲁

上饶

《父与子》

十万个为什么

育儿

分类: Mark

    想起书华就会想起她那篇让神仙也妒忌的《提醒幸福》,下笔之前,我还特意跑去家长论坛把她的这篇经典用小锄头给挖了出来。

    偷偷问一下:有谁也想秀恩爱的?那你必须去看看,看完了你一定会备受鼓舞,然后放开了去显摆!:)))

    再问一下:有谁觉得自己不幸福的吗?更应该去看看,看完了或许你就重新找到了幸福的种子。:)))

    打住,差点又要跑题。我今天只是想忠实还原一下书华周日晚上和我聊到的关于育儿的那些细细碎碎的经典,没想给她的幸福打广告,无奈该女子太有才,关于她浑身上下的无穷魅力,不是三言两语就能说完的,而且逗妈我也很有自知之明,俺还不具备这用笔头来塑造完美的功力。所以,今天咱只挑新鲜热辣的来博眼球。

    那啥,你可以不知道书华,但是不能不膜拜她家的小卡鲁。http://www/uc/myshow/blog/misc/gif/E___6725EN00SIGG.gif

    “一个人再微小,他也是个人啊!”当苏斯博士的这句经典话语从她家2岁5个月的小卡鲁嘴里合情合理地蹦出来的时候,我就对这小家伙五体投地了(原文出自《书华教育随想(一) “一个人再微小,他也是个人哪!”》)。这孩子有着强大的自我。而孩子如何去发现内在的自我,家长又如何呵护孩子的自我,这个话题真的太重要,但往往也是被很多家长所忽视的。单纯就这个话题,周日晚上,书华就给我上了一大课。

 

    周日的晚餐席间,逗逗就像一只快乐的小鸟,一直在拉着悠然妈妈说她喜欢的《父与子》,说个不停,笑个不停。书华悄悄把我拉在一旁,提醒我:逗逗的语言能力很强,这是好事,但是孩子如果出现了不停的需用用语言和人沟通的时候,那极有可能说明她出现了自我空间不够的迹象,所以,要注意呵护逗逗的自我空间,因为对于孩子而言,充实的自我才是奠定一生的基础,其他技能的发展,都是建立在充分认识自我的基础上的。

    说实话,我当时真的是一怔加一惊,瞬间的感受犹如醍醐灌顶,毫不夸张。

    书华家语言能力超级强大的小卡鲁半年前也曾出现这种迹象,然后她根据孩子的情况进行了调整。

    我那会儿的震撼和复杂情绪,三言俩语说不清,这里只复述一下在如何呵护孩子的自我空间的问题上,书华的做法。

    他们一家三口是基本每周(还是每两周?)都会带卡鲁去一个固定的地方,那个地方一定是很僻静的,没有人山人海,是属于他们独享的空间,同样的山,同样的水,同样的小路,不同的是四季的变迁和生命成长或消亡的迹象。让孩子沉浸在大自然中,自己去感受,去触摸,去体会。

    书华说,大自然的熏陶,和玩具的陪伴是完全不同的,在家也能给孩子独立的空间,但是玩具的陪伴会让孩子不停的用脑,不停的思考,可是沉浸在大自然中,孩子却可以漫无目的的发呆,享受。这对孩子很重要。

    书华的这番话让我回想我们家的做法,以前带着逗逗在上饶,每个周末都带她去郊外,去拥抱大自然,但我们的做法是打一枪换一个地方,还努力做到每次玩的地方都不重复,我们的初衷是让孩子认识到大自然是多么的美丽妖娆,但现在回想起来,年幼的孩子确实没有对她去过的那些地方留下什么印象。

    我还想起,以前在上饶时,小区里逗逗每天上学时都会经过的一条小路,路旁有一棵小树,逗逗一定会停下来和它说说话,看看它有没有长大,到了珠海之后,还时常会提起那棵小树,也会在路边寻找相似的小树。

    这里,好像有同样的道理?

 

    书华觉得,家长应该在城市里给孩子找到一块净土,这一块地方是属于他的,有心的家长就一定能找到这样一块净土,和城市的喧哗无关。

    她这个观念一出,朵妈就点头,他们家也是这样做的,小米出世后,他们家就在燕含山种了一棵小树,每个月都带着孩子们上山去玩耍,每年让孩子们和小树合一张影,她说,其实这也是一种情感的转接,有一天,父母不在了,这棵一直在成长的小树也是孩子情感的维系。

    汗。。。。差距,这差距还真的不是一般的大。就像六六妈听完之后感慨道,她们已经涉及到心灵的感受了,而我们还处在给孩子简单的快乐的阶段。同感,这估计不是光靠努力就能迎头赶上的事情。

     书华提到的寻找自我的这个话题,我同样也有很深的感慨,其实充实的自我和安全感是息息相关的,不仅孩子,大人也是如此。在孩子教育的问题上,若家长自身不具备坚定的自我,那就会随风摇摆,也无法静心陪伴自己孩子的成长。而我,其实就是这样的家长,在陪伴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我日益深刻地意识到这个问题的严重性。

 

    关于出行,书华还有一个观点,她说,在周末的时候,得留出一个让孩子独自玩耍的时间,不需要每次出行都得找小朋友们一起去。她说孩子其实每天都是面对很多人的,在学校也不缺乏和小朋友相处的机会,周末应该给孩子留出一个独处的时间段,让他有时间面对自我。书华老师提到的这个时间段,就是和上面的那个僻静空间相呼应的:在一个固定的熟悉的自然环境里,让孩子安静、放松的玩耍。

 

    尔后又顺势聊起一个话题,估计当家长的都不陌生,那就是所有家长几乎都会经历的孩子的十万个为什么的阶段。她问我,在孩子提问的时候我是怎样去回答的,我回:我是努力地搜肠刮肚的去回答。

    书华就笑,她说,其实很多时候,我们不需要去回答,或许孩子也根本没指望要你的答案。

    她举了个例子,说她带卡鲁到山里去,卡鲁找到一片叶子,一面是红色,一面是黄色,然后问妈妈: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书华耸耸肩:我不知道啊,你知道吗?

    小卡鲁很得意地说:我知道,这是太阳在变魔术!

    书华说,其实那一刻她的脑海里曾经浮现出无数种答案,什么光合作用啊,什么日晒时间长短等等等等,但是她就是忍住没说,然后就迎来了小卡鲁这么美丽的一个答案。

    书华说,其实很多时候,孩子已经有他们自己的答案,家长回答的太快,就封住了他的口,也扼杀了孩子的想象力。而且,孩子活在童话世界的时间不长,终究将面对真实的世界,我们为什么不让他们这种单纯的快乐多维系一段时间呢?

    书华分享这个心得的时候,我立马想起头天晚上逗逗和我的聊天。

    她问我:妈妈,为什么恐龙会死掉?

    我努力用我那点可怜的史前知识做了简单回答后,她又问:妈妈,为什么恐龙时代还没有人?那人是从哪里来的?

    我愣了一下,这么有水平的问题,我得好好想想再回答。

    哪知道我还没回答,逗逗就急急地开口了:妈妈我知道!我来告诉你吧!其实啊,我们人类是坐着飞机从月球上飞到地球上来的!

    听到书华聊这事,一旁的番茄也感慨,纵横小的时候,她也常犯这样的错误,经常是回答的太多太快,也没给过儿子机会,印象最深的是有一次,因为她回答得太快,结果把她儿子给急哭了。

 

    惭愧,那天晚上聊了整整2个多小时,我能记录下来的只有这么一点点。那啥,套用慢计的话:“读书华的文字,轻松,愉快,又发人深省。”和书华聊天,我也是同样的感觉,可是,用我的文字去还原她的智慧实在有点太难了。。。。我哭,硬着头皮上,有还原不当的地方,请书华再纠正,并希望以俺的勤奋唤醒书华的笔尖,哈哈。

 

    最后,再顺便自爆一下家丑:当晚,和书华聊得太尽兴,直到9点15分,我们才依依不舍的踏上回珠海的归程,然后在路上想哄逗逗睡着,哪知道这家伙太兴奋,到了10点半也不肯睡觉,我急火上攻,就把她给整哭了。逗爸很愤慨,说:你和专家谈了2个小时怎么教育孩子,结果还没出深圳,你就原形毕露了!

 

ps:

有兴趣的妈妈可以到深圳家长论坛的书华老师的专栏去了解书华(“书华英语工作室”创办人,坚定的英语绘本阅读推广人。):

http://0755jiazhang.cn/bbs/forumdisplay.php?fid=31&page=1

 

书华今天看到我这篇贴子了,这是她补充的一些回复,我贴在这里:

关于带孩子去玩的方式:

我们坚持经常带孩子到同样的地方,感受不同季节的变化,还有一重意思,帮助孩子跟自然建立感情的链接。人心灵的充盈,都是跟情感相关的。就好像,我们会接触很多不同的人,但只有那些有情感链接的朋友往往会给我们带来心灵的满足。

我们曾经每周带卡鲁去一个偏僻的小公园踩树叶,观察荔枝树。在她的眼里,“荔枝宝宝”从米粒大小慢慢长大,每次都有点儿变化,最后长大红了脸。这个过程中她得到了无限的满足,跟别的孩子提起这个公园的时候都是说,“我的秘密花园”!我个人觉得这确实好过对很多地方都走马观花似的看一下。(当然,也不排除我们确实是比较懒的父母。)

关于如何呵护孩子内心方面:

逗逗的状态非常好。每个孩子都有自己擅长的地方,并且慢慢的,会用自己擅长的方式解决问题。比如逗逗和卡鲁语言能力很强,她们就会更多地用语言处理面临的各种状况。这当然没什么不好,但是对于幼小的孩子来说,如果过于刺激某个方面的发展,可能会抑制其他方面的发展。比如说,如果语言能力过强,那么纯感受力可能就会减弱。
卡鲁出现过这样的状态,我们带她到公园玩儿的时候,踩着枯树叶上发出“吱嘎吱嘎”的声音,感觉非常美妙,她会急于用语言告诉我们,而不能够沉浸在感受里面。
慢慢调整之后,同样的场景,卡鲁小朋友张开小胳膊,踩着树叶,微笑着听声音,风吹过的时候,眼睛闭起来,很享受很享受的样子。最后,才扭头一笑,告诉我们,“我是一只小鸟,风儿抚摸过我的翅膀。”
感受之后,需要表达,这是常情,这样的表达跟父母之间的共鸣会积极地影响她的感受。这是相辅相成的,关键的地方在于平衡。
还是那句话,对于幼儿来说,这不是技能的范畴,而是心灵发展的重要需求。内心越充盈的孩子,将来越能面临更多的挑战。底子打好了之后,自己的优势会更加强。
试想,等孩子慢慢长大,面临了一个重大的挫折,付出了极大的努力。这个时候,如果TA 走到外面,深吸一口新鲜的空气,脸上就能露出笑容,什么东西能比这个更宝贵的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