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读书节刚过去还不到半个月,又连续两个周末跑深圳。
上上周是家庭聚会,不敢不去;上周是深圳家长论坛2周年聚会,不能不去。这一来二往的,差点没把腿跑断。所以,我们家也算是为高速公路建设小做了点贡献了,当然,与之相比,收获远大于付出。
说说论坛的聚会。当我和六六妈分别率领着两个小家的全体成员齐齐出现在深圳某酒店的大厅的那一刻,别样的感慨在我的心里风起云涌,上个世纪末,我俩一起泡在校园里嬉笑怒骂的日子依稀才是昨天的事情,一转眼十余年就过去了,我们连称呼都悄然转换为孩子他妈了,居然还能以家长身份拖家带口的出现在同一个家长论坛的同一场聚会上,这也算是被无情岁月洗礼后的珍贵友情的见证吧,突然想起来,记得那晚我俩好像拍了不少合影,奇怪怎么到现在一张都还没看到呢?那谁,那谁谁,那谁谁谁,你们那儿有我们的合影吗?
逗妈我这无端的感慨看似和深坛聚会无关,其实内在的因缘是相似的,无论网上或网下,能走在一起的朋友,除了合眼缘之外更重要的就是气味相投。
那一晚的聚会相信会长存于很多人的心中,虽然没有杯觥交错,没有华丽的开场白也没有精美的晚礼服,有的只是一群朴实的家长和一群可爱的孩子,让人怀念的却是彼此之间的惺惺相惜。记得10月底,论坛两周年的聚会邀请一发出,就收到无数热烈的回应,让坛主丢爸和热心操办聚会的版主们颇有招架不住的感觉,不得已提前截止了报名,但预计100号人的小聚还是不可抑制地膨胀为200号人的大聚。这也足够说明家长论坛在大家心中的亲和与魅力。
参加这次聚会我还揣着“私心”,就是想趁这次机会给大家多宣传一下《绿孩子》,把这想法跟当时正出差在外的丢爸一说,马上就得到他的大力支持,操办晚会的版主yiyi和云汐也是一路绿灯,把《绿孩子》的介绍时间也给安排在了晚会最黄金的时间段。
上场前,有诸多顾虑,对于《绿孩子》,我很在意,我深恐因为我的宣传不当,会给《绿孩子》带来负面意义,所以,上场时,我非常紧张。
哪知道,天使从天而降。
我才举起话筒,还没来得及开口,台下一阵风似的跑上来一个小家伙,定睛一看,居然是逗逗。“妈妈,我要给大家讲故事,讲金牌巧克力!”然后不由分说地从我手中抢去话筒,倒,啥叫无组织无纪律,当晚大伙儿也算是见识到了。在场的星星老师乐不可支,彩信发出微博一条:“逗看见话筒就兴奋,上了舞台就激动。于是就即兴讲了那个有名的《金牌巧克力》。好棒噢!”
至于王逗逗的临场发挥的水平是值得褒奖的,声音洪亮,且中气十足,还抑扬顿挫的,愣是赢得一片热烈掌声。在她“插科打诨”的轻松一刻里,场下她大姨愣是感慨万分,场上的我也顺势调整了自己的心情,比较完整的给大家介绍了《绿孩子》,下场后,《绿孩子》的期刊在现场迅速传阅开来。
说实话,大家对《绿孩子》的关注很让人感动。为《绿孩子》宣传的这些天,我不断的感觉到很多问题的出现,我的身边都是善良的人们,大家都愿意奉献出自己的爱心,而我,在宣传《绿孩子》的时候却不知道该怎么有序的把这些关爱和《绿孩子》维系起来。我一直以为是我个人的能力问题,今天在家长论坛上看到六弦的帖子《绿孩子》,我才恍然大悟,其实是我太狭隘,我一直以为我所能用到的是努力用我个人的声音来呼吁,却忘了,在《绿孩子》已经走进更多人的视野之后,大家的关注远远超过了我个人所能做到的。我的眼前,仿佛也豁然开朗。
感动其实是接踵而来的,聚会后的第二天,还没忙消停的丢爸就来找我了,商议怎样以论坛的力量来关注《绿孩子》;紧接着,又是亲爱的书华老师,她想看看能为《绿孩子》做点什么,因为《绿孩子》,当晚有幸和书华老师共进晚餐,从7点聊到9点15分,才依依不舍的告别。关于育儿,书华老师有太多独到的见地都是让我眼前一亮的,稍后一定要整理出来,希望大家一起受益。
瞌睡虫来袭,先去睡觉,明天再续。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