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我是小逗逗
我是小逗逗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1,462
  • 关注人气:19,606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表达能力纵横谈

(2010-03-30 12:37:12)
标签:

转载

分类: Mark
就像警钟长鸣。

我们一说表达能力,往往就是能说会道。这种想法过于局限。

音乐其实也是一种语言,学会了作曲,就学会了用音乐表达自己。
美术其实也是一种语言,学会了绘画,就学会了用画笔表达自己。
文学其实也是一种语言,学会了写作,就学会了用文字表达自己。
程序其实也是一种语言,学会了编程,就学会了用程序表达自己。

在西方,有一个词汇,present/presentation,
是在课堂上应用频率极高的一个词,但是,这个词竟然在我国找不到对应的翻译。
这里姑且翻译为表达吧。实际意义会比这个表达丰富得多。

 

西方的课堂,非常重视一个人的表达能力,与present对应有个词汇是author(创作的意思),

为了有效表达,一个人必须掌握多种创作工具,这些工具多种多样,例如:

音乐,画笔,视频编辑软件,Powerpoint幻灯,word/excel诸如此类,

这些工具,能够把我们脑子里的想法,理念,点子,知识,思想等等整理之后表达出来。 
他们与我们的口头语言表达能力一起,构成了一个完整的表达体系。

 

西方教育的一个精髓,用一个英文词根来概括就是“act”,大致可以翻译为“行动”。

在“行动”的过程中掌握工具,养成习惯,培养思维方法。

 

许多“行动”本身,看起来像游戏,像活动,并无教学的痕迹,

可这些“行动”背后,往往藏着很深的教育理念,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提升了能力,培养了习惯。

不露痕迹的教育是最高明的教育,我最近在思考美国教育体系时,常常发出这样的感叹。

 

西方教育,是以能力、素质的培养为主要目标的。

 

在西方教育哲学里,一个人光有能力不行,自己说自己有能力不行,
不把能力表达出来,再有能力也白搭。

相应的,要把能力表达出来就需要表达工具,表达手段。

一个面向未来的高级人才,我觉得应该熟练掌握多种表达工具。

能够把情绪写成音符。
能够把意念变成画作。
能够把思想变成文章。
能够把理念变成程序。

想起了李叔同,精通作曲,精通绘画,精通文章,真正的大师。
为什么100年前,那么贫困,落后,兵荒马乱的时代,大师层出不穷?
李叔同,钱玄同,胡适,鲁迅,老舍,辜鸿铭,梁启超,陈寅恪,傅斯年、徐志摩,钱钟书.....

而今天,我们拥有世界上最庞大的琴童、画童、作文童...

我们敢说,在这些人中,会产生许多大师吗?

 

的确应该好好想想,

 

音乐教育的目标是什么?
美术教育的目标是什么?
语文教育的目标是什么?
计算机教育的目标是什么?

懂得了真正的目标,才可能做出正确的选择。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