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的限度和代价
——对《自由小姐》的评析
《自由小姐》的作者、当代法国作家亚历山大·雅尔丹出生于1965年,现年38岁,仅仅比我大几岁,已经是有接近10部畅销小说的作者。这么年轻的法国作家,他的东西能够给我们带来什么样新鲜的阅读体验?
我对他的这部小说很好奇,首先是因为他的年龄因素和当代背景。说个题外话,法国小说,还有法国电影,在描绘人类情感体验的疯狂、精微、复杂和边际上,一向是走得最远的,这有着大量的小说和电影为证。比如他们拍摄的一些电影,在标榜创作自由的美国人来看,都是限制级的,可是在法国,却仍旧可以当作艺术电影来放映。而西方现代文学史上一些有名的“诲淫诲盗”的小说,有很多在作者本国都出版不了的,比如像是美国作家亨利.米勒的《北回归线》,都是在法国先期出版的。我举这些例子,只是为了说明法国人对文化的痴迷已经到了香臭不分和美丑不辨的地步——我可是在表扬他们,根本就不是在骂他们。因为我初步的阅读感觉,亚历山大·雅尔丹的这部小说的“疯狂”和异态,也达到了令人惊异的程度。
我不知道由法国演员苏菲.玛索主演的影片《芳芳》,其原作是不是改编自亚历山大·雅尔丹的另外一部很有名的同名小说,那同样是一部探讨复杂和畸形爱情的故事。这个还不到40岁的法国当代作家,虽然过去上大学是学财经系的,但是看来循规蹈矩的财会课程的训练,根本就没有禁锢住他的任何艺术创造力和想象力,使他能够不断地越过想象的边界,写出令人瞠目结舌和匪夷所思的小说来。有资料显示,他的每部小说的发行量都在60至80万册,历时15年保持法国畅销作家之名,我想这一定有着什么原因的,他一定有着什么过人的地方——亚历山大·雅尔丹的秘密武器,就是爱情,这可以说是他“一招鲜,吃遍天”的主要招式和小说主题。正如一篇评论这么说:“爱情是雅尔丹偏爱的主题,他的爱情小说充满疯狂与魔力,惊奇与情欲,表达了一种我们所不熟悉的浪漫爱情:它既不是卢梭式的单纯诉诸‘我’的情感想象,也不是粗暴的自然主义描写,而是一些真正浪漫而怪诞的念头和动作。其笔下的主人公都是激情澎湃,行为极端而不守规矩的人。同时又因其敢于撕毁“文明”的面具,蔑视墨守成规的社会习俗和秩序,追求绝对完美的爱情而天真可爱,令人感动。”
《自由小姐》发表于2001年,这部小说非常好看,译文也十分流畅生动,据说是一部典型的雅尔丹式的爱情小说,说实话,我是一边看一边发笑,我发笑的原因是假如把这部小说描绘的情景搬到当下的中国,书中的主人公完全变成了中国人,那会产生一种什么样的结果和效果?这样的搬移,所产生的故事情节是完全不同的,我一边看,一边用中国作家的笔法,重新虚构了另外一个和亚历山大·雅尔丹的这部小说的主人公相似,但是命运走向却截然不同的故事,不禁另外觉得发笑——他们的命运是如此不同,可见这里面的文化差异有多大。
我记得作家王蒙曾经说过一句话很有意思,大意是西方人的社会问题和毛病,全都是吃得太饱撑出来的,而中国人的社会问题和毛病,都是吃不饱饿出来的。换一句话说,就是这句话可以套用到小说上,西方的小说的故事情节都是吃饱了闲出来的,而我们的小说,都是欲望无法满足的宣泄,是饥饿导致的结果。这种说法可以让我们体会期间的文化鸿沟,增强理解作品的能力。
我看这部《自由小姐》,写的就是吃饱了没有事情干的一对狗男女,要通过对人类情感和情欲的自由边界的探讨,来追寻生命价值和意义的故事。它通过两个生活中的狂热分子贺拉斯和自由.拜伦小姐,一起追求理想的爱情境界的失败的过程,试图给我们一个关于幸福与爱情的真谛的答案。但是这两个人物最后也没有找到答案,我觉得他们相反付出了沉重的代价,成为了自己的行动的牺牲品——他们是自己选择了死亡,通过死亡达到了解脱。
这部小说的主人公一共有两个主角,两个配角。主角是出生于1958年6月18日的贺拉斯,和18岁的他的女学生自由.拜伦小姐,两个配角是贺拉斯的妻子朱丽叶,以及自由拜伦小姐的父亲拜伦.劳伦斯先生。简简单单四个人物,就支撑起小说的复杂叙述,这个亚历山大·雅尔丹还是很有本事的。在这里,我简单地重复概述一下小说的主要情节:过去的花花公子、现在的令人尊敬的学校校长贺拉斯,有着一个平静和安详的家庭。他的妻子朱丽叶是一个安分守己的护士,但是,贺拉斯表面上十分稳定、没有任何裂痕的家庭,即将受到破坏:一天,对丈夫本来就十分依赖和充满了不信任的朱丽叶,收到了一封没有署名的匿名信,这封信显然是一个女人写来的,她声称,要从已经没有爱情的激情的朱丽叶那里,夺走贺拉斯。
这部小说采取了全知全能的视角来叙述,小说按照情节的发展,一共分为三部分,分别是《骚动》(11节)、《精致的爱情》(8节)、《无》(11节),除了第一部分中,小说的配角朱丽叶和劳伦斯.拜伦出场比较多以外,在后面两部,两个配角几乎不怎么出场了,全部成了贺拉斯和自由小姐的二人转,要是没有一根激情叙述的弦绷着是根本不行的。这部小说是当代法国最年轻的作家的力作,从中我们可以体味到,在当下的世界文学主潮中一些重大题材和宏大的历史叙述退潮之后,作者顽强地通过对爱情和情感的自由,以及自由的限度和边界进行探索和呈现,同时打破了流行小说和严肃小说的界限,这样的写作方向,应该引起我们同时代作家和读者们的注意。
不过,我也觉得,小说的情节有些矫情:一个女孩子在一个老男人的床下面打着自由和爱情的名义活活饿死,这在中国读者看来真是有些匪夷所思。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