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河北鸡鸣驿:鸡鸣山下古驿城

(2025-03-29 17:01:39)
标签:

旅游

古建筑

传统文化

自驾游

分类: 国内游系列
       很久以前就曾经看过的一张鸡鸣驿古城的航拍照片:一座孤峰下的一座四方古城,其散发出的塞外之城的那种苍凉感与历史感着实吸引人,所以一直想着有机会去鸡鸣驿看看,此次从德国返回国内在北京中转期间,便特意安排了一次单独的前往河北怀来探访鸡鸣驿古城之行。
河北鸡鸣驿:鸡鸣山下古驿城

                                                    上图来自网络
       
       重点想看落日余晖映照下的古城,一早从北京门头沟出发的时间便显得非常充裕,于是特意没走高速而是选择走109国道(老京拉线)出京,过雁翅就是斋堂镇小龙门森林公园,这一路随着山势的升高,北京城里最常见的雾霾便渐渐褪去了。行至大垭口(北京和河北交界处),这里的海拔超过1000米也彻底穿破了那层雾霾壳,头顶上的天 空也呈现出一片纯净的蓝色,原来北京与河北的天空也可以如此清透洁净。
河北鸡鸣驿:鸡鸣山下古驿城

河北鸡鸣驿:鸡鸣山下古驿城

       鸡鸣驿城坐落于河北怀来县西北鸡鸣山脚下,河北一直是各朝拱卫京师的京畿重地,也正是因这里乃是兵家必争的军事重地故而在其境风设置了众多军事卫城,不过,鸡鸣驿城却是其中唯有的一座因曾经是古代邮路上一处重要驿站而设置的古城,也是唯一的因一座山而得名的古城。
河北鸡鸣驿:鸡鸣山下古驿城

        鸡鸣山,一座孤峰独秀,高高耸立在鸡鸣驿的城外北方,在这片土地上,无论在哪个角度都能望见它那突兀雄浑的山形。
                            河北鸡鸣驿:鸡鸣山下古驿城

       若是航拍便可见鸡鸣驿古城乃是一座四方城,但却只有东西两座城门,这样一来,古城内部就不是传统城池常见的十字大街形成的分区了,据说只设东西两门乃是为了防洪水的需要,事实上,在古城的东门口确实发现了更多的不一样:东门外,正对着城门洞,非常近的一个距离上,就设置了一堵南北走向的砖墙,这便是传说中的挡水墙,这样的设置在旱地城池中还是同一回见到。
河北鸡鸣驿:鸡鸣山下古驿城

       古城的东城门开在了城墙上偏南的位置,城门的券洞并不宽,堪堪能过一辆大车,透过券洞,一眼便能望见西城门上的城楼还有西城外远处的山影,东门门额上 “鸡鸣山驿”四个砖雕大字清晰可见。
                               河北鸡鸣驿:鸡鸣山下古驿城

       穿过券洞,回过身细细打量方才在城门外因逼仄的地形而无法看清全貌的城楼,便可发现,虽然门洞虽窄,但却有一个巨大而厚实的向外凸出的墩台,两侧的城墙内侧设有砖砌的台阶步道通向墩台上的两层城楼,而高大的城墙内部也是异常的平滑陡峭,全无攀爬着手之地,就在东城墙与南城墙的交汇的角落处立有一座两层飞檐翘角的角楼。
河北鸡鸣驿:鸡鸣山下古驿城

                                河北鸡鸣驿:鸡鸣山下古驿城

       临近东门的区域如今是古城驿站建筑的所在,集中了驿丞署、指挥署等昔日的办公场所,现在这里被开辟成了“邮驿博物馆”,讲述邮驿制度和驿站文化。这些建筑的面前便是连接东西门的一条主街,虽然长度只有500米,但它是城中最重要、最宽阔的一条街道,被称为“前街”。古城内,从古至今,主要的商号、酒肆和店铺都集中在这条街道的南北两侧,而且基本上都是前店后院的格局。
河北鸡鸣驿:鸡鸣山下古驿城

河北鸡鸣驿:鸡鸣山下古驿城

                                  河北鸡鸣驿:鸡鸣山下古驿城

       我没有选择直接从东城门旁的台阶步道上城墙,而是沿着东城墙的内墙根向北。
河北鸡鸣驿:鸡鸣山下古驿城

河北鸡鸣驿:鸡鸣山下古驿城

河北鸡鸣驿:鸡鸣山下古驿城

河北鸡鸣驿:鸡鸣山下古驿城

                           河北鸡鸣驿:鸡鸣山下古驿城

       一路走来,发现古城的商业几乎都集中在了东西门间的“前街”上了,而城北基本上都是大片大片带院子的平房民居。同时,民居与城墙内侧间设置了宽约5米的砖石铺就的环城驿道,平时可方便城内交通,战时则利于迅速调集兵力、运送器具登城防守。
河北鸡鸣驿:鸡鸣山下古驿城

                               河北鸡鸣驿:鸡鸣山下古驿城

       东城墙内侧靠近北城处设有一条缓长而宽阔的马道,可以供车马直接登上城墙,我便顺着这条马道上了城墙,从侧边登城之时,可以明显地看到城墙的墙体下宽上窄,视觉效果明显呈梯形。
河北鸡鸣驿:鸡鸣山下古驿城

       城墙之上,中间是一条两米多宽的环城步道,步道靠城外一侧是砖砌的高大雉堞,即垛墙,用于战时掩护守城士兵,其下多留有射孔 ,而步道靠城内一侧则是一道矮墙,防止城头上的人员或车马冲出步道而跌落。
河北鸡鸣驿:鸡鸣山下古驿城

       站在北城墙上,城外巍峨的鸡鸣山近在咫尺,就连山上的山脊沟壑形成的纹理都看得真真切切,仿佛触手可及。
河北鸡鸣驿:鸡鸣山下古驿城

       从东城墙拐到北城墙,再步行前往西城墙,虽然北城墙墙头的步道非常的平整,但是站在城墙的高处向城内望去,可以明显的察觉到整座古城,东北的地势要比西南的地势高出不少,这样的地势,一旦遇上北边的山区发洪水,对南边的古城的冲击是巨大的,这或许正是古城不开设北门与南门的重要原因,北侧厚实而完整的城墙将被用来承受洪水的直接冲击而力保城池无恙。
河北鸡鸣驿:鸡鸣山下古驿城

       北城墙上虽然没有城门,但是北城墙上依然设有一座二层的楼阁——玉皇阁,在民间,北帝居于天的中央,在古代极受崇拜,设玉皇阁一是用于拜神,另一方面此阁也可起瞭望敌情的望楼的作用,这也足以说明明清两朝的鸡鸣古驿城,不仅担负着邮驿制度的保障落实,还因特殊的地理位置,肩负着重要的军事防御功能。
河北鸡鸣驿:鸡鸣山下古驿城

       北城墙上玉皇阁的位置,是观赏古城落日不错的角度。从这里既能望见古城全貌以及东西城楼和四角的角楼,视线更能越过西面的城墙,望见西边横亘于怀来与张家口之间那一道高大的山形,可千万不要小瞧了那道山形,那里可是中国北方三条龙脉(阴山山脉、太行山脉、燕山山脉)交汇的地方,造就了众多区域性的高山险峰,这些山脉间的众多隘口从古至今便是扼守华北通往塞外蒙古高原甚至是西域的交通要道上的重要咽喉之地。
河北鸡鸣驿:鸡鸣山下古驿城

河北鸡鸣驿:鸡鸣山下古驿城

河北鸡鸣驿:鸡鸣山下古驿城

       和平时期,这些交通要道便是关系国运的贸易通道,而战时,这些交通要道便又成为兵家必争的生死之路,中国历史上最后发生一场足以改变历史进程的战斗就发生在这里:在解放战争平津战役期间,发生在这鸡鸣驿附近的新保安战役,消灭了傅作义的精锐王牌35军,切断了敌占北平和张家口、绥远的联系,进而为解放平津创造了有利条件,最终平津战役的胜利和北平的和平解放加快了解放全中国的历史进程。
河北鸡鸣驿:鸡鸣山下古驿城

河北鸡鸣驿:鸡鸣山下古驿城

河北鸡鸣驿:鸡鸣山下古驿城

       在北城墙上守候了许久,可惜的是西北山区的气候变化多端,原本艳阳高照的晴空,不知不觉间已是聚拢了厚厚的云层,遮蔽了西落的夕阳,虽然未能见到古城夕照的美景,但夕阳还是在云层之后努力着不甘被遮蔽了自己的光芒,不时有阳光穿越云层间的空隙形成一道道刺破云层的丁达尔光柱,甚至还有光芒越过云层,打亮了古城外鸡鸣山的山尖。阴晴不定的天空反而令古城多了几分肃杀与苍凉的氛围。
河北鸡鸣驿:鸡鸣山下古驿城

       从西城墙上下来之前,站在西城门的越楼之前,脚下便是那条东西穿城而过的主街,望着眼前车来车往的主街,浓郁的历史感扑面而来,脑海里更是幻化出古时,城里城外商贾云集,人喊马嘶,驿马往来奔驰的场景......
河北鸡鸣驿:鸡鸣山下古驿城

                          河北鸡鸣驿:鸡鸣山下古驿城
                         
       下得城墙,步出比东城更为坚实,厚重的的西城,透过西门的券洞,望向城内,仿佛看见了城里那封印了800年的“慢时光”,悄然溢出城门洞,却很快便被城外的时代气息所淹没而化为乌有。
河北鸡鸣驿:鸡鸣山下古驿城

                                河北鸡鸣驿:鸡鸣山下古驿城

河北鸡鸣驿:鸡鸣山下古驿城

       现如今,只有这古驿城配得上那800年的“慢时光”,也只有这古驿城守得住这800年的“慢时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