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见黄河石林是在电影屏幕上(2005年的《神话》),一直想去,却一直没有机会,结果一下子20年就过去,近年,有关黄河石林的消息在网络又多次上头条:一次是2021年黄河石林山地马拉松百公里越野赛事故,近期又有黑山峡水利工程启动后,1380米水位以下的景观都将被淹没,现在黄河石林景区将不复存在的传闻......这下,我可坐不住了,立马将黄河石林排进了此次甘肃之行的计划之中......
黄河石林位于甘肃省白银市景泰县东南中泉乡龙湾村,现在这里已经是当地一个著名的国家地质公园景区。
购完票,我没有急着去乘坐景区交通车,而是登上了景区入口左侧的一个土坡,那里是一处观景台,在那里可以看到龙湾村的全貌,还有黄河。
站在观景台上,眼前的景色已然令人震撼不已:原来,我脚下所立之处竟然是黄河边的崇山峻岭之巅,而母亲河黄河就在周围山岭环抱的一块谷地之中,只是这里的地势相对较为开阔,蜿蜒而来的黄河竟然在这片开阔地间地打了一个巨大的“S”弯,而龙湾村就坐落在这个大湾的黄河岸边......
四下环绕的红色山岭,水色浑浊的黄河,黄河岸边绿意盎然的农田,黄绿相间大地上聚落的房屋,还有巨大河湾拉出的那条迷人的曲线,共同构成了眼前这幅优美而自然的画面......
从景区入口至黄河边的龙湾村,如今必须经过观景台前的这条据说有22道曲折的肘子弯的公路,这是一条完全在黄河南岸垂直于河面90度的石林绝壁上开凿出来的公路,与黄河的垂直落差达到了150米。当年这道崖上并无公路,只有一条简易的栈道与天梯,绝壁死死扼制了上下的交通,令龙湾村以及黄河石林形成了与世隔绝之势,这也是黄河石林奇景长期不为外人所知的一个重要原因。
黄河石林的观光车在景区内的固定站点是可以随时上下的,这就非常适合我这种喜欢摄影,又没有时间限制的自由行游客。
在生长在长江边的南方人的眼中,黄河,这条北方的大河自然是有一种独特的魅力,特别是方才于高处观景台上俯瞰黄河那道神奇的巨大的“S”弯,让我更是对它充满了好奇,正好,这里有一个观光点叫“回水湾”,我第一站便选择了这里下车。
站在黄河岸边的公路上,这才发现了一个先前在高处无法察觉的景象,我身处的地方可谓是雄奇险要,因为这里一边是水流湍急的黄河,另一边则是一面有万仞之高的巨大石壁,而脚下的公路便是在这面绝壁脚下的黄河滩头修筑完成,绝对是一处险要之地。
我从回水湾沿着公路可以步行至下一个观光车站“饮马沟峡谷”谷口,景区管理员提醒我注意崖上落实,并指给我看绝壁上的一块小牌子,我仔细分辨才发现上面标着一个“1380”的数字,经管理员给我解释后,我才明白这个数字的含义:这就是已经论证了近70年的黄河黑山峡水利枢纽工程一旦实施蓄水将达到的高程,那个时候我现在所立之处以及现在的龙湾村都将处于水下,而现在的黄河石林公园将呈现高原出平湖的另一番景象......这也是黄河石林将不复存在的传说的由来......
“饮马沟峡谷”在黄河边有一个明显的谷口,据景区介绍这条大峡谷全长4.5公里,是黄河石林景区的核心所在,沟内峡谷蜿蜒、峰林耸立绝壁凌空、气势磅礴,人行走其间,就像是穿越回到了一条史前长廊.....
“饮马沟峡谷”的谷口有一个观光码头,人们可以在这里乘坐快艇在黄河的浊浪中感受一个劈波斩浪的乐趣,还有黄河上最有特色的羊皮筏子,同样可以在黄河的浊浪中感受一下随波逐流的刺激,不过,望着眼前黄河湾中那湍急的水流,我已是心生怯意......
坐在观光车上,先以走马观花的方式,一路将峡谷中的石林奇观收入眼帘,印入脑海,以便计划在出沟的返程时,一个点一个点的细细观赏与拍摄。
随观光车直达沟底,这里的地形较于沟中明显开阔了许多,而我们也将从这里徒步登山,去山顶处俯瞰峡谷,那必将是另一番景象。
沿着登山的石阶,曲折向上,随着高度的不断增加,我们的视线已经能够越过原本高耸于山沟两侧的石峰的顶端,眺望见一大片状如波涛汹涌的海面般的山峦绵延至天边,无边无际......
在快接近山顶时,前方的一处高坡上出现一处豁口,透过它,隐约感受到被其遮蔽于后的原本绵延的山峦,好象出现了一处巨大的塌陷......
待走上豁口边的一处舌形的土坡,瞬间便被眼前的景象所惊吓到:原来自己正处于一处峭壁的边缘,而峭壁前方的地表如同发生了严重的塌陷,形成了一个巨大的盆地,盆地四周的边缘,是一面如同斧削的陡直的石壁,而盆地的内部则密布着形如直立刀尖的峰林,红色的峰林,在头顶蓝天白云的映衬下,壮美得有些不真实,甚至一度令人怀疑这里不是地球,而是某部科幻作品中所描绘的外星世界......
登上最高处的观景台,极目四望,视线越过连绵的山峦,竟然可以望见过处黄河S弯的身影,还有那回水湾中郁郁葱葱的绿洲......
脚下的高点是黄河左岸饮马沟的山顶高原面,这里的海拔已经有1700米—1800米,这一高度让想起了先前仰头望见的那个石壁上“1380”的水位线,若是真有蓄水那一天,眼前的风光又将是一番什么样的景致啊......
从高处的观景台沿原路下山重新回到饮马沟的沟底,我将从这里开始返程出沟,采用半徒步的方式细细地品味一下沟中石林的壮观与雄奇。
在沟里看石林与在高处观石林感觉完全不一样,这连绵的石壁基本都是由橘黄色砂砾岩构成,由于被水冲刷形成的沟谷切割深度较大,故而两侧的石壁的高度能达到100-200米之间,沿着如同天沟地缝般的峡谷行走,才能充分感受两侧巨大突兀的峰丛、峰林、石柱给人的震撼,人行走于两壁夹峙的谷底,就如同格列佛行走在巨人的沙盘迷宫的玩具中一般......
沟中除了那高大的石壁外,最吸引人的还是生根其间,大大小小,形状各异的单个石柱或石峰,这些天然形成的直刺青天的柱状物的高度一般都在60米,而一些高度较低的石柱,则会产生更多的奇形怪状,令人遐想:有的因为水蚀形成的孔洞,远观后竟与周边的石壁一起构成一头探鼻汲水的大象;有的横卧在路边如同一只正在歇息的沙海骆驼;有的整面石壁上的纹路如同一面面迎风扬起的风帆形成了一幅千帆竞发的壮观景象;有的上如圆伞下有流须如同一只在大海中漂荡的巨大水母......大自然的鬼斧神功,犹如雕塑大师创作出来的这些天然杰作,个个形神兼备,栩栩如生。
行走在沟中,只要想象力足够丰富,随时可以发现奇妙的景致,步移景变,更是令人目不暇接。
如此壮观的天然石林的形成就是一段大自然沧海桑田的历史:黄河石林是经过黄河水百万年的冲刷形成的,大约平均每
1万年向下冲刷出1米,200米的高度,那就至少要花费200万年啊......
了解了这些,眼前的石林,就如同沧海桑田留下的天然标本,走进峡谷之中,就如同走进了通往200万年前的一条时空隧道......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