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达马瑟森湖所在的新西兰泰普提尼国家公园(Westland Tai Poutini National
Park),眼前除了熟悉的绿色草场和远处的雪山,并没有湖水的影子,原来,传说中的马瑟森湖隐藏在公园内茂密的森林之中,若想一睹其真容还须要进行一段强度很低的森林徒步。
在穿越草场上的低矮灌木林时,遇到了公园特意为游客设置的一个大大的取景框,透过取景框,出现在框中的便是新西兰的最高峰——奥拉基山(Aoraki)(又称库克山)和塔斯曼山(Mount
Tasman),冰雪覆盖的山峰,于云雾遮挡间,忽隐忽现......游
人立于框中立时便与蓝天白云绿树冰峰同框,就是一幅天然的风光明信片。
前行不远,一条小河和一座吊桥出现在眼前,桥下的河水便是发源于马瑟森湖,不
知道是什么原因,河水流经吊桥的时候,水体竟然呈现出一种棕红色,但是很快流至下游不远处的河水就又恢复清澈的状态,据说,这便是称其为清水河(Clearwater
River)的原因。
跨过河上的吊桥,我们便正式进入了新西兰得天独厚的原始森林。
这里的植被,无论是品种还是生长分布的层次都非常丰富:砂石小径的两侧生长着高大的乔木,高可擎天,在它的身下则生长着低矮的灌木和茂盛的蕨类植物,在地表上则生长着细软的草本植物、垫状植物以及苔藓地衣。


行走在这片森林中,无论是头顶还是脚边,见到最多的植物便是蕨类植物,这可是与恐龙同时代的植物啊!
新西兰当地有一种银蕨,深受新西兰人的钟爱,是新西兰的国花。新西兰国徽、新西兰旅游局、新西兰航空公司、新西兰贸易发展局等的官方图标都是银蕨造型,新西兰的签证上也毫无例外的印上了银蕨的图案,甚至不少咖啡店里的咖啡也会拉出银蕨叶状的图案……


行走在这片森林中,会发现林中高大乔木的躯干上附着着大量的寄生植物,远远看去,每一棵大树都显得毛茸茸的,走近时,甚至能发现不少的树干上竟然长满了菌类植物……





行走在这片森林中,若是蹲下身去,细细地观察树根部位的地表,树木的根系间则密密地生长着许多颜色鲜亮的苔藓地衣类的植物,你挨着我,我挨着你,扎堆在树根下,溪流旁,乱石上,虽不起眼,却用小小的身躯为地面铺上了一张绿色的绒毯……




行走在这片森林中,还能看到许多之前在国内很少见到的植物,除了在国内的深山老林中曾经见识过的垂荡在林间的松萝外,还有一种悬垂下来的植物,数量众多,如同绿色的门帘条般,在林间的阳光下散发出翠绿的光泽……



虽然对森林中传说中的“镜湖”——马瑟森湖充满了向往,但行走在这片森林中,我还是不时的提醒自己放慢脚步,睁大双眼,目光逡巡于林间小路两侧的地面,努力寻找着那心心念念的目标——霍氏粉褶菌,一种蓝色的小蘑菇。

很快前方传来同伴兴奋的召唤,当我飞奔到同伴身边时,一眼便望见了在一片绿色的地衣间傲然挺立着几株有着梦幻般蓝色的“小雨伞”,终于见到传说中的“蓝瘦香菇”了……

这种从菌盖、菌褶到菌柄全身均为纯正蓝色的小蘑菇,是由与达尔文同时期的德国地质学家兼博物学家冯·霍赫施泰特在新西兰发现的。
新西兰国家储备银行在2015年10月发行了一套新的钞票,其中50元面额的钞票把霍氏粉褶菌和北岛垂耳鸦一起印在了上面,这是当时全世界仅有的描绘真菌的钞票。在到达新西兰之后,我特意换到了一张这个版本的50元新币,就是为了在亲眼见到这个蓝色小精灵时用作拍照的道具,当纸币上的蓝蘑菇与现实中的蓝蘑菇呈现在同一个镜头中时,那真是一种奇妙的感觉……
眼前这片和中国迥异的森林,还有其中的植物种类,让置身其间的我们不得不感叹这片森林的奇幻,只有旅行才会令我们切身感受到中国电视节目中的那句经典语录:不看不知道,世界真奇妙!
由于昨夜下过一场豪雨,林间砂石路面上有不少小水坑,这些水坑中平静的水面如同一块掉落在地的破碎镜面般映射着林间变换的光影与色彩,总是让我情不自禁地蹲下身来细细观察一番,这也是一种别样的风景。
走走停停,当我终于来到林子深处的马瑟森湖旁的观景平台时,望着水岸边已然散去的淡淡雾气,我知道已然错过欣赏在摄影发烧友中名声赫赫的晨雾景观了,好在当天的天气是一个雨后无风的艳阳天,让我得以见识到了令马瑟森湖(Lake
Matheson)被称为“倒影湖”的美景。
当湖面风平浪静,波澜不兴之时,眼前的湖面就如同一面天然的大镜子,不仅将湖畔的茂密丛林的身影倒映在湖边,更是将远处在云雾中忽隐忽现的,被白色冰雪所覆盖的新西兰最高峰——奥拉基山(Aoraki)(又称库克山)和塔斯曼山(Mount
Tasman)的身影倒映在水面上,形成了一个美轮美奂,近乎完美的镜像……
雪山、森森、田园、草地、湖泊……置身于如此的美景之中,先前未能如愿登临冰川所产生的遗憾已然被我抛于脑后……新西兰这片神奇的土地,果然不枉我痛苦飞行12个小时,从地球的北面来到地球的南面的付出……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