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最在晋土:定襄洪福寺,藏在乡间土堡中的宋金彩塑

(2023-01-07 10:16:10)
标签:

古建筑

国内游

旅游

古文物

分类: 国内游系列
       山西的宝贝文物实在太多,随随便便一个不起眼的村落中或许就藏着一处国宝,洪福寺就是这样的一个所在。
最在晋土:定襄洪福寺,藏在乡间土堡中的宋金彩塑

最在晋土:定襄洪福寺,藏在乡间土堡中的宋金彩塑

       洪福寺位于忻州市定襄县城东北23公里处,宏道镇北社东村中。这一带的村落,多是土堡式村落,村村都有内外几座堡门,守护着堡内的村民和鲜为人知的国宝。
最在晋土:定襄洪福寺,藏在乡间土堡中的宋金彩塑

       若不是专家带着我们来寻宝,我们一定不会相信这样的村落中会藏着国宝,不过,当我一眼望见洪福寺所在的那座高达数米,宽有数十米的天然黄土堡时,便隐约觉得此处一定不简单……
                            最在晋土:定襄洪福寺,藏在乡间土堡中的宋金彩塑

       踏上几十级的台阶,黄土斑驳的堡壁之上开着一扇砖砌拱劵小门,上书“洪福寺”三字,权当庙门,透过半掩的庙门,映入眼帘的便是硕大的“毗卢”二字。
最在晋土:定襄洪福寺,藏在乡间土堡中的宋金彩塑

       迈进庙门,眼前的洪福寺竟然简陋得只有一进院落,好在正中居于高台之上的大殿,面阔五间,单檐悬山顶,屋脊之上饰有琉璃脊兽,檐下巨大的斗拱排列规整,令整座建筑大气且端庄,虽居于山野,但气度不凡……
最在晋土:定襄洪福寺,藏在乡间土堡中的宋金彩塑

最在晋土:定襄洪福寺,藏在乡间土堡中的宋金彩塑

最在晋土:定襄洪福寺,藏在乡间土堡中的宋金彩塑

       大殿居中檐下有一额匾,蓝底金字,上书“毗庐真境”四个大字。
最在晋土:定襄洪福寺,藏在乡间土堡中的宋金彩塑

       从匾下的大门进入大殿,待眼睛适应了室内昏暗的光线看清了大殿内的景物之时,心头已是按捺不住的一阵狂跳:满殿的彩塑,但见佛台之上华严三圣法相端庄,护法金刚体态威严,佛前弟子表情丰富,左右胁侍菩萨体态婀娜……无论从哪个角度,或全景或团组或单独加以观赏,都能给人以无尽的美感……最关键的是这大殿内佛坛之上的9尊彩塑竟然均出自宋代工匠之手,今日一眼得见,已是千年……
最在晋土:定襄洪福寺,藏在乡间土堡中的宋金彩塑

                                                  上图来自网络
       
       真是没想到在这乡野小庙之中竟然遇见如此精美的宋代彩塑,自然是舍得用大把的时间,一尊一尊,一组一组地好好将这些彩塑瑰宝细细地欣赏一番。
       大殿中供奉的是华严三圣,中间主佛为释迦牟尼,左右两侧分别是文殊与普贤两位菩萨。
       对于大殿内的彩塑,若是分组欣赏,那中间的主佛释迦牟尼与陪伴其两侧的阿难、迦叶二弟子站像应当为一组。
最在晋土:定襄洪福寺,藏在乡间土堡中的宋金彩塑

       此组彩塑中当以佛祖释迦牟尼身下的佛坛和佛祖身边两位弟子的形象最为特别:
        最在晋土:定襄洪福寺,藏在乡间土堡中的宋金彩塑

       佛祖身下的佛坛,其形式竟然是一座砖雕供桌的造型,壶门彩绘蟠龙牡丹图案,基座之上更是雕饰有两位上身赤裸,下着短裙的坐势负重的力士形象……这种以砖雕供桌为佛坛的形式于难得一见,甚是稀奇。
                               最在晋土:定襄洪福寺,藏在乡间土堡中的宋金彩塑

                                       最在晋土:定襄洪福寺,藏在乡间土堡中的宋金彩塑

      佛祖身边站阿难、迦叶两位弟子当是平常,但这座庙中的迦叶的形象与表情却是与众不同:常见的迦叶形象,多是抱拳不合掌,躬身于佛前,而眼前的这尊迦叶老者却是半仰侧头,眉目与嘴角皆呈撇八字,更令满脸起褶子,其双手举于胸前,呈扳手指的动作,嘴微张,口中如同念念有词,一反常态地尽显动态;相反倒是年轻的阿难弟子,头面尽显圆润丰满之相,身披袈裟,双手合十,一副虔诚恭敬,静静聆听佛祖教诲的神态……这一动一静之间,便令两位弟子形象显得格外的生动。
                               最在晋土:定襄洪福寺,藏在乡间土堡中的宋金彩塑

                                       最在晋土:定襄洪福寺,藏在乡间土堡中的宋金彩塑

       居中的佛祖金身结跏趺坐于明间佛坛之上,左手伏于膝面,右手抬起施说法印,法相端庄,最为吸睛的当还是佛祖身后那作为陪衬的高大背光,历经千年,色彩依旧鲜艳的背光之中以悬塑手法,中间雕饰有天空楼阁,四周则雕饰有各种奇花异草,清晰可辨的便有牡丹、月季、绣球、莲花等花枝招展,盛开朵朵,花草之中更间或有蟠龙、白象等瑞兽,特别是背光之上的横梁之上,以悬塑手法垂饰的两只金凤那真是栩栩如生,展翅欲飞…… 
最在晋土:定襄洪福寺,藏在乡间土堡中的宋金彩塑

最在晋土:定襄洪福寺,藏在乡间土堡中的宋金彩塑

最在晋土:定襄洪福寺,藏在乡间土堡中的宋金彩塑

       其次,佛祖左右的普贤、文殊两位菩萨和其身旁站立的两位胁侍菩萨塑像又当为一组。
                             最在晋土:定襄洪福寺,藏在乡间土堡中的宋金彩塑

最在晋土:定襄洪福寺,藏在乡间土堡中的宋金彩塑

       通常识别普贤菩萨与文殊菩萨的重要标识仍是他们身下的坐骑,普贤菩萨的是六牙白象,文殊菩萨的则是狮子,不过,洪福寺中两位菩萨的面色这次也有了区别,普贤菩萨是白色肌肤,文殊菩萨则是赤色肌肤。
                                    最在晋土:定襄洪福寺,藏在乡间土堡中的宋金彩塑

最在晋土:定襄洪福寺,藏在乡间土堡中的宋金彩塑
                                                 
       二位菩萨均结跏趺分坐于东西两次间的须弥座上:普贤菩萨,袒胸佩璎珞,内衣袒右肩斜穿,腰间软带系结,外罩红色长衣,对襟于腹部打结。左手抬起作说法印,右手掌心朝上于膝头;而文殊菩萨则着内衣,胸前于内衣之外饰以胸带和云牌,外罩绿色长衣,对襟于腹部打结。右手抬起施拈花印,左手掌心朝上于膝头。
                              最在晋土:定襄洪福寺,藏在乡间土堡中的宋金彩塑

                                     最在晋土:定襄洪福寺,藏在乡间土堡中的宋金彩塑

       二位菩萨均被塑得面容丰腴,口鼻端正,面目刻画细腻,特别是那细长的眉眼与嘟起的下巴,塑造得极为传神。
                           最在晋土:定襄洪福寺,藏在乡间土堡中的宋金彩塑

                                 最在晋土:定襄洪福寺,藏在乡间土堡中的宋金彩塑

                                最在晋土:定襄洪福寺,藏在乡间土堡中的宋金彩塑

       当你面对着二位菩萨,完全没有感受到通常的菩萨那种高高在上的威严庄重,反而觉得二位菩萨就是某个大户人家的贵妇人,仿佛随时能从佛台之上起身,走近你的面前……那是一种极其自然的亲和感。                       

                                最在晋土:定襄洪福寺,藏在乡间土堡中的宋金彩塑


                                最在晋土:定襄洪福寺,藏在乡间土堡中的宋金彩塑

                  
       二位菩萨的身边还各立有一位胁侍菩萨。普贤菩萨身旁的这位,头戴花冠,袒胸,胸佩璎珞,长衣对襟敞开,显现出微微隆起的小腹;再观其面,面相饱满,略现双下巴,大耳垂肩,枊叶弯眉,樱桃小嘴,神情淡然,不喜不悲,若有的思……文殊菩萨身旁的那位,发髻高束,袒胸,胸佩璎珞,长衣对襟敞开,内衣斜裹于腹前;仍观其面,面颊略显瘦长,嘟起的下巴,挺直的鼻梁,樱桃小嘴,神情略显严肃,右手施拈花印,俗称兰花指……
                       最在晋土:定襄洪福寺,藏在乡间土堡中的宋金彩塑

         二位胁侍菩萨都呈微微探出的身形,仿佛在打量着菩萨身前的一切……那神情就如两位贵妇人身旁的侍女,仿佛随时都能应了主子的招呼,从其身旁跑到人前……
       最后,立于整个佛台两侧前角的护法二金刚像应为一组。
最在晋土:定襄洪福寺,藏在乡间土堡中的宋金彩塑

       这一对护法金刚,无论是表情、服饰还是身形都不同:左侧台口的这位,束扎发髻,身着铠甲,面呈赤色,怒目圆睁,一看就是猛张飞、黑李逵般的性形刚烈强悍之人,而右侧台口的那位,头戴缨盔,身着铠甲,面正方圆,凝眉立目,不怒自威……可惜的是二位护法金刚双手都已残缺,但可以想象手中当有不同的法器。
                               最在晋土:定襄洪福寺,藏在乡间土堡中的宋金彩塑                                
       除了佛台上的9尊彩塑外,佛台两侧塑有悬山,假山上有许多小佛龛,可惜大多已空。如今还能看到只有一尊较大的自在观音彩塑和旁边的一位红衣天官彩塑,甚是可惜。
最在晋土:定襄洪福寺,藏在乡间土堡中的宋金彩塑


                           最在晋土:定襄洪福寺,藏在乡间土堡中的宋金彩塑

最在晋土:定襄洪福寺,藏在乡间土堡中的宋金彩塑

       格外别致且吸睛的是次间梁上的悬塑彩衣乐伎,一组9位,共18位,各自足踏祥云,手持不同的乐器,被悬空钉在两次间上金檩的襻间枋上。在乐伎悬塑之上,一边有“满月世界”四字,另一边原本也应有对应四字,可惜如今已失。
最在晋土:定襄洪福寺,藏在乡间土堡中的宋金彩塑

最在晋土:定襄洪福寺,藏在乡间土堡中的宋金彩塑

最在晋土:定襄洪福寺,藏在乡间土堡中的宋金彩塑

       走出洪福寺,眼前依旧闪现着一尊尊生动细腻的彩塑身影。真是没想到,在山西一处毫不起眼的小村庄中竟然还有保存如此完整,塑像艺术如此高超的宋金时期的彩塑,实在是美得令人震撼。
最在晋土:定襄洪福寺,藏在乡间土堡中的宋金彩塑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