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极!这两个字,对于一位普通人来说意味着什么?世界尽头,极寒之地!
南极!这两个字,对于一位旅行者来说又意味着什么?人生梦想,终极目的地!
2013年,做为旅行者,无意中得知一起自驾的一位来自上海的女孩登上过非洲的乞力马扎罗山,踏上过南极的千年冰盖,我真是羡慕啊,当时就想不知道自己什么时候才能象她一样去一趟南极……
2015年,为更自由的旅行转行成为律师的第一年,意外地为11月在南极海域失火的法国庞洛游轮公司豪华游轮“北冕号”上的18位无锡籍旅客提供了部分法律援助,了解了失事的全部经过,对横亘在南美洲与南极洲之间号称“魔鬼海峡”的德雷克海峡心中又增添了一份畏惧,更感受到去一趟南极的不易……
2016年11月中旬的一天,正在办公室里加班的我忽然发现摄影学会理事群中,秘书长发出的一条信息:飞越德雷克南极半岛之旅,仅有8个名额……
仔细一看举办方“成都行之悦国际旅行机构”提供的行程立时心动:
心动一:飞越德雷克海峡。这意味着,行程中可以避开巨浪滔天的德雷克海峡,不仅少吃了2天的晕船之苦,更可增加2天在南极半岛范围内的行程;
心动二:穿越南极圈。这意味着,行程中我们可以较常规的南极航线会更向南航行,那意味着我们能更深地接近南极大陆,看到更多的极地风光;
心动三:乘坐科考抗冰船。这意味着,行程中我们可以有更多的机会去那些大邮轮到不了的南极区域,而且船上的乘客只有68席,这按照南极旅游公约的严格规定,每艘船载同一登陆地点停留时间为3~6小时,而大部分的登陆地点(科考站除外)的登陆人数不能同时超过一百人,这意味着我们可以更多时间登陆南极大陆。
万事俱备,只欠我的一个决定……
30分钟之后,我已经完成了签约及全额付款的工作,如果没有意外,意味着一个月后我将实现自己的人生终极梦想:飞跃南极。
平复心绪之后,随手翻看行程确认单上的日期:2016年11月19日,而这一天正是一年前南极游轮在德雷克海峡出事的那一天,或许这正是我与飞跃南极之旅命中注定的缘分吧……
2016年12月28日的日落时分,我从上海浦东起飞,正式开始了一生中最为重要的一次旅程:飞跃南极之旅。

(从上海飞往美国达拉斯)
2017年1月8日,当我们冒雪飞离乔治王岛,当机轮离开地面那一刻意味着我已经完成了一生中最为重要的一次旅程:飞跃南极之旅。
(从乔治王岛飞离南极)
回来这么久了,一直没有提笔写点什么,是因为飞跃南极旅行依然象梦一样,不想梦醒。
去南极之前,我对南极的向往更多的是因为它的遥不可及:地理上从北京到中国南极长城站的距离是17501.949公里;
去南极之后,我对南极的畏惧依然还是因为它的遥不可及:从上海飞美国的达拉斯,从达拉斯转飞智利中部的圣地亚哥,再从圣地亚哥转飞智利最南部的蓬塔,最后从那飞往中国南极长城站所在的乔治王岛,连续的飞行加转机至少40个小时,距离则达25000公里;


(从智利圣地亚哥飞南部的彭塔港)

( 从智利彭塔飞南极乔治王岛)

(到达乔治王岛)
然而,去过南极之后,我对那片冰雪世界的纯粹之美,可谓是一见倾心,对那片冰雪覆盖下的神秘之地的向往只增不减,一份痴迷压倒了对跨越千山万水的旅程的畏惧……
如果,再给我一次选择的机会,我依然会义无返顾的选择:去南极!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