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象大渡河之二:河谷、峡谷,大峡谷

标签:
国内游旅游汽车自驾游 |
分类: 长线自驾系列 |
从海螺沟返程回成都的线路,我特意选择了沿大渡河向南至石棉,再向东经汉源、乌斯河、金河口、峨边、峨眉山的线路,一来是为了避开冬季经常因冰雪而堵车的二郎山隧道,二来也是为了去看一下大渡河大峡谷。
对于大渡河的印象,我们这个年纪的人,完全来自三个历史事件,除了发生在泸定的红军飞夺泸定桥外,就得数这个位于四川省西南部的,距石棉县城11公里,大渡河中游南岸的安顺场了。这里是太平天国著名的军事将领翼王石达开率领部队全军覆灭的地方,也是中国工农红军强渡大渡河战役获得胜利的地方。
顺着他手指的方向望过去,果然,路边,一条清流从一道峡谷深沟中流淌而出,清流两侧的山岩高耸对峙,尽显峥嵘险峻,而就在这条清溪之上,两座混凝土桥墩支起一跨钢架铁路桥横跨于其上,铁路桥两端均以隧洞深入到山体之中,隧道口上分别刻着“黑区一号隧道”与“黑区二号隧道”。
成昆线,这条上世纪六十年代修建成的西南大动脉,在当年的技术、设备、条件都远不及现在的情况下,在包括铁道兵和沿线农民工在内的近30万人不懈努力下,从1958年7月开工到1970年7月1日建成通车,其与苏联第一颗人造卫星、美国宇宙飞船采集的月球岩石在1981年被授予“联合国特别奖”,被誉为20世纪人类征服自然界的三大奇迹!
放在联合国的成昆铁路的代表就是我们眼前这座黑区一、二号隧道铁路桥的一个牙雕作品。
所谓“天下第一柱”,是由于该地地质结构不稳定,易造成陡岩上岩块崩塌下坠,对成昆铁路大动脉安全造成隐患,为此当年铁路设计师建造了全国罕见的高边坡防治柱,成为工程创新与历史奇观。
成昆线,历时12年,造就了奇迹,但也永远留下了那个特殊时代难以抹去的痛苦和牺牲,2000名修建者献出了生命,长眠于成昆线两侧,平均建一公里就有一人牺牲。
这段峡谷是以嶂谷为主要特征的大峡谷,两岸的崖坡几乎都是直上直下,如劈如削。我们不时地停下车来,迎着峡谷中的风,以及由山崖上的瀑布飘洒而来的水滴,观赏着、享受着大峡谷的壮美,观察着那如斧劈刀削的崖壁,以及崖壁上那层层叠叠的岩石与构造。
在这段峡谷中行驶,时刻身处在千仞峡谷的底部,才能切身体会到崖壁上飞鸟难息的滋味;就连大渡河大峡谷两边的白熊沟等支沟隘谷也是深不见底,窄如刀缝,总让人有种阴森胆战、心寒颤栗的感觉。
沿着峡谷前行,眼尖的同伴又叫了起来“吊桥!老吊桥!
相信如果是范冰冰的粉丝,对于眼前的这座大河上的吊桥一定会倍感眼熟:对,就是女歌手南风,男孩丁波,胖子肥皂三个人在峡谷中吹风的那座吊桥。
火车驶出的车站是成昆线上一个叫关村坝的小火车站,电影《观音山》里,范冰冰饰演的南风和两个死党行走在铁轨和隧洞之间,冒险爬上火车,对着世界大声喊叫。火车穿过一个一个的隧道,风吹乱了范冰冰的头发,他们的叫喊声在隧道的黑暗里、在阳光的照耀下飘荡……这一幕幕让很多人感觉到很青春、很文艺的场景,就是取景于这座小火车站,取景于成昆线上的金口大峡谷中……
关村坝火车站隧道是成昆铁路线上的第二长隧道长6107米,也成为我国唯一的隧道内火车站(火车进站时,站台无法让整列火车停靠,部分车厢只能停在隧道内,乘客在隧道里上下车)。
驾车进入金口河区时,我就注意到路边的标志牌上明晃晃地写着:非开放区,外国人未经许可不得入内。
做为科研部队大院子弟,我听曾在三线工作过的父辈们讲过:当年,邓小平将手一挥,将一所核工业军工厂部署在了金口河,代号814厂。于是上万人的知识分子、干部、工人、军人,来到这个他们闻所未闻的地方,在深山里挖出了车间,沿着大渡河盖起了宿舍楼、学校、礼堂,一座小镇凭空造了出来。一群满怀青春热血的建设者们,在不为人知的大渡河畔、大瓦山下开始了一段艰苦激情的岁月。
正因为涉及国家核工业,金口河成为四川唯一不让外国人进入的地区。
多少年以后,一个偶然的机会与一位老哥哥聊天,谈起我走过的大渡河峡谷,去过金口河镇,他惊讶不已,也兴奋不已,因为他的父亲曾经就是814厂的军代表,而他的童年就是在这座鲜为人知的峡谷小镇上度过的。
沿着大渡河畔继续东行,当时的金乌公路,有几段路,路窄,路面起伏不平,还不时穿过狭窄的隧道,车行其间只见两岸的崖壁越靠越近,人在谷底难见天光,举头望去,让人目眩心颤,高山之巅竟然已见皑皑白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