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行漫记之青海玉树,盛夏草原上欢乐的赛马会(玉树歌舞篇)

标签:
长线自驾系列国内游旅游汽车自驾游 |
分类: 长线自驾系列 |
当太阳刚刚照亮结古寺,我便驱车赶到了位于扎西科草原上的赛马会主会场--扎西科赛马场。
令我多少有些惊讶,赛马场的主看台上已经坐了不少身着节日盛装的藏族同胞。
好不容易在贵宾席的上方占领了一席之地,架好机子,便与身边的藏族民众一样向着场内翘首以待,共同期待一个神圣的时刻的到来:过一会,玉树州境内,分属萨迦派结古寺、噶举派禅古寺、当卡寺三座寺院的百余名僧人将在扎西科草原上演绎一出庄严而又神秘的宗教法舞--“羌姆”。
“羌姆”在藏语中是“跳”的意思,其是藏传佛教寺院特有的一种法舞,起源于印度佛教舞蹈“金刚舞”。
过去“羌姆”是不对外表演的,因为它表演的对象是神灵鬼怪而不是俗人,后来才逐渐在重大法会时于寺院的广场上表演,为世间的信众驱邪纳福。
这次,三座寺院的僧人将表演传统的“黑帽”羌姆,是各寺院祈福众生长寿时配合演出的舞蹈,距今已有200多年历史,在雪域高原上永远都是庄严而神秘的一种舞蹈,因此,无论是僧人还是信众每每都会以一种朝圣的心理来欣赏,而对于我们这些异乡人来说也绝对是一次难得的体验……
表演开始,首先由一位头戴“鸡冠帽”的僧人在场地中央举行隆重的煨桑仪式:煨桑炉中升起缕缕青烟,僧人一边祈愿,一边向天空中奋力抛撒五彩的龙达;散发香味的青烟与五彩缤纷的龙达一起乘风冉冉上升,将众人的祈愿送给天上的护法神。
在玉树流传着这样一句话:“会说话的人就会唱歌,会走路的人都会跳舞。”在藏区、在玉树,能歌善舞是藏族人民的传统,歌与舞已经深深地融入到他们的生活当中去了。
赛马节期间的玉树仿佛就是在举行一场草原上的歌舞盛宴。
看完法舞表演,我又如同赶场子一般来到玉树赛马会传统卓舞分会场。
玉树囊谦县是卓舞保存最完整的地方,参加这里卓舞表演的主要以囊谦县各地的表演队伍为主。
与“羌姆”法舞一样,参加卓舞表演的队伍清一色全都由成年康巴汉子们组成。这些男舞者因为来自各地,服饰装扮不尽相同,但这些舞者基本都是穿着传统藏袍,脚踩藏靴,有两只队伍更是头顶高筒红丝穗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