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城:横断山中的白色香巴拉(下)

标签:
国内游旅游自驾游 |
分类: 长线自驾系列 |
乡城,其藏语的意思是“手中的佛珠”。
乡城县城就位于硕曲河畔的山坡之上,我们入住的“巴姆山大酒店”就座落在县城的高处,而我所住房间的窗外就正对着硕曲河谷。
乡城对于我们这些喜欢摄影的人来说,最有特色的就是这一带的藏族民居:其整座房子的外观都是白色的,因此被称为“乡城白藏房”。
白色对于藏族人民来说是吉祥的象征,在藏区通常也只有寺院建筑的外观会被粉刷成全白色,在藏区的其他地方的民居外观上虽也能看到白色,但通常都是局部,建筑通体为白色的却只有乡城这一带的藏民居为独一份。
之所以这样,据说,这是九世达赖喇嘛特许的,因为他的经师赤江活佛是乡城人,其自幼出家,后成藏区著名的圣人,九世达赖喇嘛为表彰其功德无量,而特许其家乡的人民使用白色来装饰房屋。
乡城藏人在房屋建成后,便用乡城山上特有的阿嘎土拌水搅成白色土浆,盛于茶壶等器具里,从墙头慢慢浇下,直到墙变白。
当地人传说,每年往墙面浇注一次白色土浆就相当于点上一千盏酥油灯,诵一千道平安经,从而吉祥、幸福就会光临每一户人家。
这些白色的藏房如珍珠般散落在乡城那苍翠的山间和碧绿的青稞田间,格外的漂亮。它是香巴拉的象征,也是乡城人民的骄傲。
在县城西边通往“中国西部太阳谷”--德荣县的公路旁的山谷坡地上有一片面积很大的白色藏房聚落,在那里可以拍到晨光中美得有些梦幻的白色村寨。
从我们住的房间的窗口,向西正好可以眺望见这片错落有致的白色村寨。
在窗口,我们架起长镜头,长时间地观察着这片村寨,不时按下快门,捕捉山谷间的光影变幻给这片村寨带来的不同的景致。
最棒的是我们的窗前更有一片外形呈梯形,色彩艳丽的白藏房和一片黄绿相间的青稞田,它们都成了我们镜头前最好的模特……
出县城向云南中甸方向继续南行,在一段峡谷中穿行近30公里后,即开始驾车翻越川滇交界处的大雪山。
大雪山的海拔4000余米,它不是一座孤立的山峰而是一片连绵不断的群峰,从山脚下开始我们要经历70多公里的超级烂路,对于这样的路,陆风X9的四个大脚和较高的底盘并不会畏惧,但它一路的高反状态却着实令我放心不下。
车冒着黑烟,无力地向着山上爬去……
这翻越大雪山的公路,很多路段几乎就是修筑在悬崖边上,车行崖边,无遮无挡,崖下就是深不见底的河谷,从车窗处往下望去,令人情不自禁地阵阵胆寒。
虽已经离开乡城县城,但这一带独特的田园风光着实太美,我不得不不时地将头探出窗外去看看有没有值得拍摄的景致。
终于,山谷间的一片田园,它那秀美的风光被我发现:一块块黄绿的青稞田间星罗密布的是一座座白色的藏房,一条公路、一条河流如两条亮色的丝带飘曳于山谷之间,头顶上蓝蓝的天幕上密布着大朵大朵如棉花糖般的云朵,后者在高原艳阳的照耀下在山谷间投下自己的一个个身影,将山谷间的白藏房掩盖于一片流动的光影斑驳之间,那斑驳光影就如同一块块浓郁的色团衬托着白色的藏房和黄绿的青稞田,好似一幅幅绝美的田园油画……
车过半山腰,对面峭壁上那折如“Z”字形的山路,更是令我们不得不感叹“蜀道难真是难于上青天”,好在车子一如既往的无力,倒是让我放下了心来。
车至大雪山的山顶,山上的植被已是成片的落叶松,眼下时间还早,若是再晚来一个月,进入深秋之后,这一带漫山遍野将为一片金黄所覆盖。
在山巅举目远眺,对面天际线下的山峦都是陡峭的石壁,这些青灰色的绵延峭壁与墨绿色的起伏林海远近辉映,自然地构成了一幅阳刚与柔美并存的画面。
翻越大雪山的垭口时,垭口对面的青灰色石壁更加的骨感嶙峋,而成片的松林之中,一株株枯木如鹤立鸡群般矗立着,那略显惨白的枯枝如虬髯盘曲,如利刃直刺苍穹……
下山之前,大雪山就以如此苍劲的手笔为我们描绘出一幅摄人心魄的画面,做为送别我们离开乡城,离开大美四川的一份礼物……再见了,白色的香巴拉,我一定还会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