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山深处藏奇屋:江西抚州黎川洲湖船形屋探秘(下)(江西古村镇系列)

标签:
古镇古镇系列国内游旅游自驾游 |
分类: 古镇系列 |
来到船形屋的身前,却再也无法辨识它那船形的模样,呈现在眼前的是一片四周都是高大院墙,颇为壮观的建筑群,犹如城堡一般。
船形屋正式的名字是“洲湖大夫第”,屋子的主人为清朝中期洲湖一姓黄的巨商大贾,字恭,名徽柔,号敬庄。相传他一代暴富,家资千万,花20万两银子修建了这座有108间屋的大宅。由于他曾捐授奉直大夫,故而这大宅以“大夫第”命名。
从右前侧的大门进入“大夫第”,呈现在眼前的是一处较为开阔的前院,地面乃是用大小相当的鹅卵石铺砌而成,石间长满了青苔,充满了古韵与生机。
“大夫第”的正门开在主体建筑的中轴线上,建造时用大青石垒砌而成的门框略微内缩,上建门楼,左右八字墙,开阔气派。门楣上方有四个向外凸起、切面呈正六方形的石柱,刻有菊花状花纹。这种东西被称为“户对”,通常只有官宦人家的宅门上才会出现这样的装饰。
资料介绍“大夫第”共有三进、九栋、十八厅、三十六天井、一百零八间房。
在每一个厅的中后部都开有一门,门两侧各有通道,在平常时供人行走,而中间的门只有遇上婚丧节庆时才会使用。
厅堂两侧各有数根杉木立柱支撑,柱子根根都有一抱来粗,且根根相若。厅顶的屋架采用抬梁和穿透式木架构,梁橼处处浮雕,斗拱、雀替、斜撑雕成各种花鸟人物样式,惟妙惟肖,栩栩如生。
整个宅第中的建筑全部采用砖木结构和硬山式结构,外砖内木,青砖灰瓦,浑然一体。
整座建筑不仅规模宏大,而且布局合理:横厅、书房、杂房、工房、厨房、膳房、廊道错落有致,互不干扰;虽然有高大的风火墙间立其中,将108间房屋分隔成几个区域,但各个区域又以檐下通廊相互沟通,人往来其间不但畅行无阻,风雨之日更可不淋雨湿鞋,如此的设计体现着匠心。
只是诺大的宅子之间,几乎没有任何的家具摆设,空荡荡的,更不见人影,如同鬼屋一般;此次恰又赶上个阴雨天,独自穿行其中,雨声滴哒,凉风阵阵,再加上鞋子踩踏在青石板上响起的足音在深宅大院中放大回响,呆久了还真是有些让人感到森的慌,一边走一边心里想着这地方拍鬼怪片或恐怖片怕是不差。
这座藏于大山深处的奇屋,除了建筑之奇外,其真实的身份也象个传奇:传说这座船屋是当时江西“天地会”的总舵所在地。
“天地会”(会内通称“洪门”)是明末清初兴起的一个“反清复明”秘密组织,有10余种名称及大量分支。
据说,洲湖这座船屋中的108间和36天井暗示了其与“天地会”极为密切的联系,这两个数字本是清朝极为避讳的数字,却恰恰体现出了洪门早期的“水浒”信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