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道沟、那座城,乌蒙山腹地的发现之旅之三:发现会泽城

标签:
旅游自驾游 |
分类: 国内游系列 |
从蒋家沟出来,我驾车北上,正式踏上了前往云南会泽县的旅程。
东川至会泽全是行进在乌蒙山中的三级沙石路,乌蒙山由三列东北-西南走向的山脉组成,
地势东北低而西南高,其最高峰石岩尖,正位于会泽县的南部,海拔3806米,而我从东川出发,正是从会泽的西南方向进入,因此,经过的一些路段海拨就已经超过3000米。
不过,在这样的山路上行驶,虽然很艰辛也很危险,但一路上却可以饱览乌蒙山的风光,:登高望远,整个乌蒙山区,山中有山,峰外有峰,群山连绵起伏,恰如浩海腾波,当年毛泽东的那句著名的“乌蒙磅礴走泥丸”的诗词,正是对这一景象的生动写照;心中默念着伟人的诗句,小心行进在崎岖坎坷的山区土路上,对当年长征的红军战士们的崇敬心情油然而生。
会泽县城就深藏在莽莽大山之中,县城虽小,但却是云南最早设置的四个郡县之一。因为盛产铜,会泽又被称为“天南铜都”,至明清时期,这里更是成为中国西南的铸币中心,当时中国的十省八府都在此设立了专门的办铜机构,为了采办滇铜,四方八方的商旅也纷至踏来,在这里安家落户,从而创造了辉煌一时的铜商文化。
如今的会泽,虽然已无当年铜都的盛景,但悠久的铜商文化依然给这座大山深处的古老县城留下了深深的烙印。
今天的县城到处可见古钱币的造型,巨大的铜钱雕塑就伫立在城市广场的中心,建筑的装饰图案也多是铜钱的形状,而散布于小城之中的诸多铜商会馆则是古老的铜商文化留给这座小城的最宝贵的财富。
据史料记载,小小的会泽县鼎盛时期先后建有100余座会馆,会馆中规模最大的是清代的八省会馆建筑群,而其中的江西会馆保存得最为完好,其精美的建筑堪称是云南古建筑的代表。
当我们驾车穿过古城小巷,车轮碾过的依然是青石铺就的街面,车窗外闪过的依然是低矮的瓦屋,那半开半掩的木门,那古旧的雕花门窗,仿佛让你穿越了时空……
当来到江西会馆门前,我们立刻被这座工艺精湛,气势不凡的古建筑的门楼所吸引:
从大门进入,回身一望,更是惊讶得无以言语。
原来,整个会馆的门楼竟然是正反一体的建筑,正面是大门,反面则是一座造型更加雄奇的大戏台,这座戏台据说是仅次于北京颐和园戏台的中国第二大的戏台。
门楼的背面的戏台是一座三层的楼阁式建筑,底层为大门出入的通道,因为其地面下沉而建,人行其中,并不感到压抑;二层则为供演出用的大戏台,五彩的雕龙画凤图案装饰在梁枋上,台沿口的底层梁柱上则雕刻有过海八仙的形象,台口左右的雕花格子门窗之下描绘着数幅写意山水,台口的朱漆立柱之上高悬着一幅楹联,上联是:“天地无私,贵贱皆为角色”。下联是:“古今如梦,往来只换衣冠”,个中示意真是绝佳;三层阁楼为一神龛,供奉木雕福、禄、寿三星像,上方有一横匾,书“半入云”三字,用其赞美戏台的宏大气势真是再恰当不过了,神龛两侧对称的四根立柱上盘附着“龙凤呈祥”的镂空透雕,正是龙欲腾云,凤欲展翅,雕工之精谌,令人叹为观止。
戏台的屋顶为五重檐歇山顶,屋面全铺以灰瓦;屋顶上第三条屋脊最高,属正脊,中间有宝顶,两端有吻兽,五重檐下也都有如大门处的层叠斗拱.
整座门楼最为出彩之处是那28只翘角,东西各14只向两侧对称伸展,远远望去恰好似只只大鹏展翅欲飞,这些翘角令门楼那本是厚重的屋顶呈现出轻巧活泼,美丽动人的艺术形象,真是令人对古人的奇思妙技赞叹不已。
在江西会馆中,除了精美的古建筑外,我们还发现了两个难得一见的宝贝:
一是被记载入吉尼斯之最的世界上最大最重的金属古钱币,号称“钱王”的明朝铸造的“嘉靖通宝”大钱币。
明嘉靖三十四年(公元1555年)皇帝下诏准云南铸“嘉靖通宝”,云南东川的汤丹厂于启炉铸币之始首铸一枚纪念币,这就是如今的钱王,该币为方孔圆钱,直径58厘米,厚3﹒7厘米,重41.5公斤。穿径10﹒24厘米,钱面铸“嘉靖通宝”四字,每字见方17×18厘米,文对读,魏碑书体,古朴凝重,望着它那巨大的方形钱眼,这才明白俗语说的“掉进钱眼里”,还真是有可能啊。
二是在会馆后院的观音殿庭院内,见到了一株已有近300年历史,至今仍枝繁叶茂的名为“蝴蝶戏珍珠”的古花树,我见其时,正是阳历5月,它的盛花期,但见它开满了一树的洁白花朵,仔细端详这些白花,四大一小的花瓣,状如粉蝶,它们错落有致地围绕在嫩绿鲜黄的花蕊四周绽放着,乍然一眼,确实如同只只白色粉蝶翩跹飞舞在花丛之间……
当年的大行者徐霞客曾在其云南大理游记《蝴蝶泉》中如是记载“……泉上大树,当四月初即发花如蝴蝶,须翅栩然,与生蝶无异;又有真蝶千万,连须勾足,自树巅倒悬而下,及于泉面,缤纷络绎,五色焕然。游人俱从此月,群而观之,过五月乃已。余在粤西三里城,陆参戎即为余言其异,至此又以时早未花。询土人,或言蝴蝶却其花所变,或言以花形相似,故引类而来,未知孰是。”
也去过大理的蝴蝶泉,此景早已不可见,不想却在乌蒙山中会泽撞见此奇花,不知当年的徐大行者所见之异花是否正是眼前此花,如是,那如今若在蝴蝶泉边开满此花之时,其景该是多么美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