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驾川西小环线之二:丹巴,静谥的山寨生活
标签:
长线自驾系列旅游自驾游 |
分类: 长线自驾系列 |
清晨,下了一夜的雨还没有停,日隆镇笼罩在一片雨雾之中,于是我们决定放弃四姑娘山,动身前往下一站:丹巴。

车出日隆,至达维时,虽然地面还是湿漉漉的,但天已经开始放睛,远处的夹金山高大的身影被雨后湛蓝的天空衬托着显得格外的巍峨,山影,云影,还有那山脊上的彩色藏房交织在一起就是一幅绝美的图画。

过达维不远,一道急弯过后,远远地便望见河边的谷地里高高地矗立着一座碉楼,那景致与我曾经看过的英国著名探险家威尔逊一百多年前拍的老照片上的景物简直没有什么差异,我知道那便是小金县的沃日土司官寨,寨中的碉楼可是此次川西之行看见的第一座碉楼。

驾车过桥,便来到这座如同城市里的大烟囱般直插蓝天的碉楼近前。

如今的官寨,其主要建筑就是由一座经楼与一座四角石碉组成:修葺一新的经楼是一座精美的汉藏风格的五层石木结构的建筑,汉味十足的三重檐飞角铜铃高挂,楼栏之上花鸟走兽吉祥宝物浮雕满布,经楼的门窗、彩绘则处处体现着浓郁的藏族气息;旁边的四角碉是最为古老的石雕造型之一,为石块垒砌而成,墙体光滑,角如刀刃,下阔上收至顶端四个尖角耸立,是嘉绒藏族追求雄浑、凝重、沉稳、崇高的审美观的体现,也是其藏区高超建造技术的体现。
小金,乃因流经其域的“小金川”而名。从小金到丹巴,一路顺水流湍急的小金川而下,车窗外始终是高山峡谷、急流险滩、两岸茂密的植被中碉楼村寨星罗散布,一路行来,正是人在车中坐,车在画中行。

车至丹巴县城外的桥头,这里是大小金川的汇合处,从这里往南二水归一后便被称为大渡河,我们沿大渡河南行5公里,在河东岸陡峻的山坡上,一座座千年的古碉,就那么静静地矗立在蓝天之下,青翠之中,那一个个伟岸的身躯历经战争的洗礼、风雨的侵蚀和地震的撼动,至今依然岿然屹立不倒,见过它们的人无不为其雄伟与坚固而震撼:永恒与不朽,唯有那石头。



丹巴是我国石碉楼最集中,数量最多的地方,故有“千碉之国”的美称,而梭坡则是丹巴地区最有代表性的碉楼集中区,来丹巴的人一般都会来看望这坐落于大山深处的老古董。
回到县城已是午后2点,我们驱车穿过县城沿着大金川西岸直奔在《中国国家地理》选美中国特辑中被列为中国最美乡村古镇第一名的甲居藏寨。

通往寨子的路还算平坦,但坡度较大,一路盘旋向上,在一处小垭口,我们停车观望,但见脚下的大金川如一条细带蜿蜒而去,已经能看到许多白色的藏居错落有致地座落在陡峻的峡谷两岸。

在甲居的寨口,一位脸膛红黑的中年汉子已经在等候我们,他是我在网上结织的小朋友“郎太“的父亲,也是我们在甲居接待户的主人。
郎太在康定的民族学院读书,因为家里都是男孩,所以不能象寨子中其他家中有姑娘或媳妇的接待户一样去寨口招揽来自四面八方的客人去家中坐客(丹巴美女的盛名是那些家中有年轻女子的接待户的优势),但小伙子有知识,很聪明,他利用网络的资源把自己的家推荐给旅行者,他家那漂亮的,有着可以看星星的大平台的藏房,那特有藏族风格,推开窗户就能望见大金川河谷的客房,他阿妈做的纯天然又可口的饭菜,最重要的是郎太保有的藏民的淳朴与实在都深深地打动了我,正如朗太跟我说过的,希望我把他的家当成自己的家一样,无论何时再来甲居,我都会把他的家当成自己的家。(特意附上郎太的空间,有意去甲居的朋友可以去看看,算是为郎太打广告吧,但相信你去了不会后悔。http://danbalangtai.blog.sohu.com)
郎太家就在中心地带,建筑密集,照片右上角那四角插蓝色玛尼旗的就是我的落脚点
果然随着郎太阿爸的指点,我们发现他的家位置真的很好,正处于整个甲居藏寨的中心地带,也是藏房最有层次,最集中的一个区域,要说“缺点”那就是不能将车子直接开到家门口,但对我而言,那正是最大的优点,少了一分人为的嘈杂,多了一分天然的宁静。
将车停在寨子的篮球场边,随着郎太的阿爸穿过一片正在抽穗的青青麦田,空气中弥漫着新麦的清香,一阵山风吹过,一道青绿的麦浪在眼前如波漾去,透过那泛着嫩绿光泽的麦穗尖,远远近近飘着玛尼旗的藏房都掩映在一片葱郁之中,在风的波动中幻化着绚丽的色彩。

甲居藏寨的房子,基本都是石木结构,有三四层,底层均为家畜圈,其上是居室、经堂,储藏间,顶上是角楼(屋顶四角多有如碉楼形的装饰物),二楼、三楼分别有天井与露天的平台,外墙则多用白色、褐色和黑色涂刷成三色条纹,再绘以日、月、星辰和宗教图案,每年嘉绒藏历新年前后,各家都要把自己的房子重新粉刷一次,所以无论什么时候你来甲居,这里的房子都好象新的一样,这些色彩鲜艳的藏房就象童话里的“城堡”一样,遍布在田野和山林之间,人行其间仿如置身于一个童话的世界。

不是旺季,家中只有我们两位客人,于是郎太的阿爸,请我们住到了三楼最好的客房里。藏式的小床十分精致整洁,推开雕有花格的窗户,大半个藏寨尽收眼底;攀着独木梯上到顶层的露台上,郎太阿妈用不太熟练的普通话如数家珍似地为我们指点屋前屋后的景物:那是他们家的核桃树、那是梨树、那是苹果树,远处是一棵树客栈,近处是曾国华的家,山顶上是拉姆三姐妹的家……

品尝过郎太阿妈的手艺,酒足饭饱的我们,坐在屋外的平台上,吹着山间的轻风,呼吸着高原上纯净的空气,品着小楼带来的香茗,此时的耳畔再也听不到喧嚣城市里嘈杂的人声车声,唯有山林中悦耳的鸟鸣和隐约传来的山下大金川河谷中的阵阵涛声,这样的山寨是何等的静谥,这样的日子是何其的惬意,放松,再放松,我们尽情地享受着这份难得的美好时光。
第二天的清晨,没有等来期盼中的金色阳光,远处的高山笼罩在一片云雾之中,但我们还是看不够这片大山深处的世外桃源,再一次站在观景台上:

V字型深切的大金川河谷的右岸,是万丈的绝壁和连绵的群峰,在它们的身后就躲藏着嘉绒藏区最著名的神山--墨尔多山神山;河谷的左岸,满目青翠的山峦上,一座座色彩鲜艳的藏寨正如天上跌落凡间的璀璨群星般撒落在高山之上,绿树丛中,其身后白雪覆盖的亚肖神山如同一位藏族阿妈,张开双臂将美丽的藏寨和她的子民尽数拥揽在她的怀抱之中。
清晨的藏寨中不时有袅袅的青烟升起,那或是哪家的炊烟,也或是哪家正在煨桑焚起的烟雾,阵阵烟云缭绕,乘风扶摇而去,令梦幻般的村寨更加若幻若真。

可惜来的算不上是丹巴最好的季节,如果是春天,那满树的梨花与桃花定会在山谷中升腾起一团团或雪白或粉嫩的云雾,如果是秋天,当那满山的梨树叶变得火红,家家户户的屋顶平台上凉晒着金灿灿的玉米,屋檐下悬着一串串鲜红的辣椒,房前屋后的枝头上挂满了沉甸甸的果实时,整个山寨就如同被大自然这位神奇的化妆师画上了彩妆一样……
留点遗憾也好,就当让我们多了一些再来这深山峡谷中神仙居住之地的理由吧!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