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高水长滇西行之四:雪山环抱的伊甸园

标签:
长线自驾系列旅游自驾游杂谈 |
分类: 长线自驾系列 |
D4:丙中洛—17公里—秋那桶—61公里—贡山
今天是年初二,昨天爬贡当神山把大家累坏了,真想多让大家睡一会,但客栈的老板说进秋那桶还是赶早,免得大队人马涌来,把路堵了,于是我一狠心7点钟就把大家叫了起来。此时的天空被厚厚的云层笼罩着,看来是个阴天。在对面的小饭店里吃早饭,大家特意点了怒江的一个特色点心“石板粑粑”,因为它特别象我们城里烤出来的蛋糕,同伴们说用它替代生日蛋糕,为我庆祝生日,我这才想起来,今天竟是我37岁的生日,这还是37年来第一次在外地过生日呢,这粑粑吃在嘴里自是另有一番滋味。
驾车友情提醒:从丙中洛到秋那桶路况很差,非越野车或SUV不能前往。
车过著名的重丁村,丁大妈家的门还没有开,整个村子好象还在沉睡中,唯一醒着的便是那怒江疯狂的狗儿们。
驶上一个高坡,我突然发现前方远处赫然耸立着一座美丽的雪峰,那是昨天没能谋面的丙中洛神山之首嘎娃嘎普。不知什么时候天上厚厚的云层已经散开了,一道阳光正照射在雪山之巅,更显出神山的神秘和圣洁。
车过壮观的石门关不远,拐了个弯,我们便欣喜地发现江对面的山麓处有一大片平缓的坡地,缓缓上升的坡度,错落有致的农舍,绿油油的麦田,满眼的葱郁,,而碧蓝的怒江水就从山坡下安静地流过,此时,峡谷里还没有照进阳光,一层稀薄的晨雾和渺渺的饮烟笼罩着整个村庄,感觉真的就是一处不食人间烟火的神仙居所!这就是五里村,被驴友们喻为中国最美丽的乡村,车上的人纷纷下车抱起相机就是一通猛拍。
离开五里村,不一会就远远看到两座吊桥,一新一旧,并架在怒江之上,我将车开上新造的钢制吊桥,这便是怒江峡谷上的最大的,也是最北的一座吊桥,朝红桥。旁边的是旧朝红桥,因年久失修,现已废弃。从这里过桥向北便是通往秋那桶和西藏察瓦龙去的简易公路,向南则是可以通往五里村的凿在悬崖之上的茶马古道(徒步五里村来回3公里),桥头斜立着当年田壮壮拍摄记录片《德拉姆》时的一块牌子。
驾车友情提醒:从山下的森尼打拉桥到山上的秋那桶村路况极差,非大马力四驱越野车或SUV一定不要前往,否则定会出现上不去也下不来的尴尬局面。
没走多远,一个刚才在半路上被我超过的藏族小伙子已经大步流星的赶了上来,我不得不佩服他的脚力,我冲着他竖起大拇指,他快意地笑了,露出一排洁白的牙齿。我这时才发现他手中竟抱着一只篮球,一问才知篮球是怒江当地最普及的体育运动,几乎每个村子都会有片篮球场,经常会有篮球比赛,今天就是山后的村子约他们村子比赛,所以他特地从山下赶上来去比赛的,说完他跟我们道了别,飞一样地跑去,我不禁感慨当地人竟有如此乐观的生活态度。
秋那桶村坐落在一片平缓的坡地上,四周雪山环抱,远处的怒江水湛蓝,虽时值冬天,浓浓的绿却顽强地停驻在此,村里多是都是用片岩作顶,木板为墙的小木屋,屋外便是用松条扎起的篱笆,一切都让人情不自禁地想起阿尔卑斯山脉的田园风光。在秋那桶,你随处都能发现美。
同行的人都在村里教堂前面的空地上休息,观看两个村子热闹的篮球比赛,我一人则是沿着村边的小路爬上了一座高高的山头。远处是那条弯弯的进村碎石路,山下是火柴盒般在阳光下闪着晶亮光芒的石顶小屋,身边是茂密的松林,头顶是湛蓝的天空,棉花糖般的云朵,两边静静耸立着两座金字塔般的雪峰,山谷间空寂无声,唯有轻风吹过,此时此景不由得你有一种出离世外的感觉。这里便是诸神遗落的伊甸园,秋那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