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山高水长滇西行之三:我把车开上了贡当神山

(2011-04-18 10:16:30)
标签:

长线自驾系列

旅游

自驾游

分类: 长线自驾系列

D3:福贡—113公里—贡山—44公里—丙中洛

  一夜的鞭炮声未停过,大年初一一早,天还没亮就又此起彼伏地炸开了,得,这觉是睡不成了,一看外面的天刚朦朦亮,干脆叫起了三个还睡意朦胧的人,出发,目标丙中洛。

    从福贡到贡山的这一段怒江大峡谷是我认为此次怒江行中的所见的最壮美的峡谷景观了。从这里感觉就真是进了高山峡谷之中了,高黎贡山和碧罗雪山一左一右,就象两尊天神,紧紧地护卫着怒江,从谷底到峰顶都有3、4千米的高差,而两山之间的距离近时却只有一箭之遥。狭窄得连错车都不易的山间公路就是在这样的高山深谷中沿着愤怒至极的怒江蜿蜒北上。

 

山高水长滇西行之三:我把车开上了贡当神山

驾车友情提醒:从福贡到贡山的路非常狭窄,不易会车,有些路段甚至是在江边的石壁上硬凿出来的,弯多,视野极差,一定要谨慎慢行,遇弯一定要提前减速鸣号。一些路段多有水毁,应观察通过,小心托底。

 

山高水长滇西行之三:我把车开上了贡当神山

  清晨的怒江大峡谷还没完全从沉睡中醒来,路上看不到行人,行车路过的村庄也不见人影,只有一地的红纸屑,被飞驰而过的车轮卷起,在车后飞舞。两岸的山峰白雪皑皑、云雾缭绕,林木茂盛的高山上,间或有一块块黄绿相间的田地出现,那是怒江人辛勤垦作的杰作,当地人称之为“大字报田”。车过一处叫“利沙底”的地方不远,拐了一个弯,就看到路左靠江的一边有一处观景台。我们靠边停车,走过去一看,原来这里就是怒江最著名的风景之一:峡谷奇观“石月亮”。

山高水长滇西行之三:我把车开上了贡当神山
  
  石月亮。处于高黎贡山山脉中段3300米的峰巅,有一巨大的大理岩溶蚀而成的穿洞,透过洞口可以看到对面的蓝天。谁了不知道它是什么时候形成的,不过,在傈僳族古老的大洪水神话中,它就已经存在了。傈僳语称它为“亚哈巴”,就是汉语石月亮的意思。这里是全世界傈僳族人的根。这个季节,站在此处的观景台上,你除了能欣赏到在云雾中、在晨光中,覆盖着白雪的“石月亮”的百变姿态;同时,你也可以领略到怒江在地球上犁出的这一条深深的大沟谷究竟有多深。

 

山高水长滇西行之三:我把车开上了贡当神山

   高山深谷、雪峰碧水这才是最美的怒江大峡谷。

山高水长滇西行之三:我把车开上了贡当神山

  一路走走停停,看看拍拍,车到贡山已近中午,我只是给车补充了点油料,连饭都没吃便迅速驾车离去,因为我必须在下午两点前赶到丙中洛,并登上贡当神山,这样才能看到最完美的怒江第一湾,这是我此次怒江之行的最大心愿。

  从贡山到丙中洛现在已经卖起了门票,所以路也修得比别处好,一路上的风景确实不错,既可以看到巍峨的雪山,汹涌的怒江,峡谷两岸分布着星星点点的村落,处处显露着静谥的田园风光,但此时的我都无暇顾及。我的脑海里只有一个念头:尽快赶到怒江第一湾。

  公路边出现了一处观景台,一块石头上刻上了“怒江第一湾”摆在了那里,已经有几辆车停在路边在拍照,但我却一脚油门,车呼啸而过。“老大,为什么不停车啊?”车上的人都嚷嚷了起来,“这能看到什么,我带你们去看最壮观的怒江第一湾,相信我,没错的”(好象是谁的广告词?)。

  可能是太心急了,我的车一下子就冲到了丙中洛的镇子上,我急忙下车找当地人打听,一位大姐热心的告诉我上山的具体线路,并对我说走上去最起码要两个小时,我一看表,已经快一点了,来不及了,我忙问:“车能开上去吗?”大姐犹豫了一下,“能开上去,就是路太险。”我一听能开上去,别的哪还顾得上啊,向大姐道了谢,上车掉头就走。

  出镇不远,在路的右手边就有一个上贡当神山的岔道,原来别人攻略里写的“羊脂玉矿山”的牌子早就不见,难怪我会错过。我回头对车上的人说了声“都抓紧了啊,我们上山了”,随后一脚大油门,爱车发出一声怒吼,猛地向山上冲去。上山的路是又陡又窄,还都是之字弯,最要命的是路面上都是碎石,车轮一碾就四处飞散,露出下面的土层,那土层又十分松软,有的地方还有山上的溪水淌过,这路可真是要了命,根本不是车开的路,但此时我已是骑虎难下了,这么窄的路连个掉头的地方都没有,只能是硬着头皮往上冲了。

  北京吉普宽大的车身紧紧贴着右侧的山壁,左侧的轮胎有时就骑在土路沿上艰难地向上攀行,车窗外又陡又斜的山坡下面就是丙中洛坝子。此情此景令坐在车上的其他同志们,脸都变了,而我也早已是一身大汗。车厢内一片死寂,除了车前的发动机发出嘶心裂肺的吼声,全地型胎时时发出刺耳的尖叫声;车身在山路上一会上下颠簸,一会又左右扭动着身躯,底盘更是不时地发出些恐怖的声音,鬼才知道这车能不能坚持下去,我真心疼我的宝贝车啊。不过,这时也真的什么都顾不上了。

驾车友情提醒:贡当神山,山高路陡,泥土松软,没有大马力四驱越野车,或驾驶技术不过关,有恐高症的朋友千万别冒险开车上山,美景诚可贵,生命价更高啊。

  好不容易将车开到了第一观景台,可这里根本就看不到怒江第一湾,向一位在此放牛的当地人一打听,要想看第一湾,还得向上3公里。向上的路看上去倒是要比来时下面的路好开多了,但一片岩石风化后塌了下来,正好把路给堵死了。没办法,时间不等人,走吧。3公里,这可不是平地上的3公里,要知道贡当神山可是海拔3500米啊,最佳观景台就在峰顶。好在来云南之前,舍弃坐电梯回家,天天爬11楼,坚持一个月,此时方显出功效来。我背着沉重的三角架,摄影包不时抄着小路,冲在第一个(事后想来,当时可能还是精神作用远大于我的锻炼效能),其他的同志则落在的后面。

  终于我来到了山顶,这里是一片平地,几间破败的木屋建在平地一角,屋后是一片茂密的松林,我大声吆喝两声“有人没有?”我倒不是怕有什么坏人,而是怕从屋里冷不丁蹿出条狗来,怒江的狗厉害,可是世人皆知啊。幸好什么都没有,我绕过木屋,顺着屋后布满牛粪的大理石台阶,找到了位于山崖上的观景台。

山高水长滇西行之三:我把车开上了贡当神山

  一站到观景台上,我立即被眼前的景色震住了:从我站着的地方俯瞰下去,可以完全将怒江第一湾的全景尽收眼底。从西藏奔腾而来的怒江流经这里,本是由北向南流,但被对面的碧罗雪山的王期岩挡住,只好由东向西流,流出300米后,又被我脚下贡当神山的丹拉大陡坡挡往了去路,它又调头由西向东急转而过,再次流经王期岩时,又被挡住去路,只好向南流去,江水多次被挡,形成了一个罕见的U形大弯。这里江面宽阔,江水平静,你根本感觉不到眼前就是那条“愤怒”的江。对面碧罗雪山的王期岩被怒江环绕,构成了一个三面环水的半岛状小台地,台地上田地树木依稀可见,间杂着疏疏落落的十几户人家,那就是丙中洛的坎桶村。台地周围江水碧绿,台地后碧罗雪山白雪皑皑。湾中台地前有一半月形的白色石滩,为每年涨水时冲积、沉淀行成的。如果带着点想象力去俯看,就会觉得湾中的台地和相连的王期山梁如同一只在海中遨游的千年巨人半身像,静卧在壁立千仞的深谷沟底,使人不得不赞叹大自然鬼斧神工之力。


山高水长滇西行之三:我把车开上了贡当神山

山高水长滇西行之三:我把车开上了贡当神山

  这时三个同伴也陆续来到了观景台,此时的他们已经顾不上埋怨我了,他们也被这壮丽的怒江第一湾深深地折服了。一个下午,整个观景台上就只有我们四个人。我们不停的拍啊,拍啊,直到太阳偏西,怒江第一湾最终被贡当神山的山体阴影完全挡住,其他三个人这才明白为什么我一定要赶在两点前上到山顶的道理。

山高水长滇西行之三:我把车开上了贡当神山

  最大的心愿实现了,从峰顶下山时的心情变得格外轻松。从贡当神山上向四周看去,整个丙中洛坝子和周围的景物一览无余地尽收眼底:湛蓝的天空中,云雾翻滚,不时将周围的群山藏在身后。由于宗教信仰的影响,丙中洛坝子四周分布着十大神山,每一座山就是一个神灵,让人时刻感觉神的无处不在。  

  站在车旁,我的东面是阿尼日宗神山;西面是丙中洛十大神山之首的嘎娃嘎普神山,可惜今天她被笼罩在云雾之中;北面是被誉为滇藏大门的石门关,峭壁笔直,紧紧锁住了通往西藏的驿道,尽显“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险要;南面则是我脚下的贡当神山。背依诸多神山,我兴奋地与我的爱车合影留念,我到底是把车开上了贡当神山啊,全然忘记了还要开车下山的危险。

  午后的阳光懒散地洒在丙中洛坝子里,当地特有的石片顶小木屋星罗棋布地散布在黄绿相间的田野里;白色双塔的重丁天主教堂和白色的喇嘛佛塔近在咫尺,《消失的地平线》一书中描绘的天主教堂与喇嘛寺两者相距不过50米的景象恐怕只有这里才有;农舍、教堂、佛塔四周的田野里开满了金黄的油菜花,把这幅田园风景画描绘得更加的绚丽多彩;每一种颜色、每一根线条都极其自然、流畅地溶进了大自然,这里的一切都显得那样的自然秀丽、详和寂静;就连一向喧闹的怒江此时也变得如此安静,悄悄地从丙中洛的身边回转流过,生怕吵醒了周围那些午睡的神灵。我站在山顶久久地欣赏着这幅秀美祥和的画卷,再一次想起詹姆斯希尔顿笔下所描绘的 “香格里拉”,这里不就正是那如迷境般的“香格里拉”吗?

山高水长滇西行之三:我把车开上了贡当神山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