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孩子教育孩子兴趣钢琴学习 | 
					分类: 我的四个文件夹:孩子产业 | 
小朋友的练琴基本已经成为一种自觉,完成作业之后,可以保证45分到1小时的练习。曲子的层次、力度和表现力,也有了确确实实的提升,老师非常希望她能坚持下去,小朋友的心态就是,不能说她如何喜欢,但已经舍不得放弃,她自己投入了许多。
三年级的学习,确实忙了不少,听朋友讲,已经有很自觉的孩子,每天6点半起来,就开始读课文和英语,要在主课的学习上独占鳌头,确实就应该是这样的。
乐理的考试相当难,我们为此准备不足。糊涂老妈一直以为音阶和琶音就是乐理,临到要考的前两个星期,才知道主要是笔试的题目,练习题拿到手上太晚,可能因为是翻译的原因,以小朋友三年级的阅读水平,很多题目读懂都有一定的问题,按老师的说法,这考的不是音乐,是语文。
昨天的演奏考试蛮有趣味,我们比约定的考试时间早了半个多小时到星海音乐学院的考场,交上准考证件,接待小姐说,可以在他们的琴房练习,真是没有想到,于是小朋友在星海的琴房像模像样的练习了一遍。
到时间了,翻译姑娘过来带小朋友去考室,考试是一对一,主考官来自英国,现场就是考官、小朋友和翻译。我偷偷的潜过去,在门外听,小朋友先弹曲子,然后弹音阶、琶音和大小调,曲子没听到,音阶什么的,弹得还不错,然后看见那位高大魁梧的考官,离开了自己的座位,接着听到两段应该不是小朋友弹奏的乐曲,非常的干净、流畅、华丽。。。
小朋友出来告诉我,是考官弹了两段,一段是要求她根据考官弹的,自己唱出来;一段是要求她说出节奏和风格,这就是所谓的“视唱练耳”吧。
考试确实还是蛮严谨、规范的。
小朋友现在的主课学习成绩还算不错,而且学习的兴趣也十分浓厚。如果不是练琴、学琴,如果时间花在主课的补习提升上,小朋友可能会进一步提升成绩。且不说成绩好的孩子就是书呆子,能坚持6点钟起来读课文的孩子,一定也有兴趣的因素,收窄孩子的兴趣,专注在主课学习上,会有很好的现实效果。
可是,音乐也好,主课也好,有价值的学习,是顺应孩子自然成长的过程。
美好的音乐,不仅仅是为了考级,而成为滋养心灵的一种生活内容和方式,有价值的学习,是孩子自然成长的过程,孩子心灵的成长,要比分数更重要。
且享受这个过程:
小朋友的五级考试曲目:
主妇潇潇_新浪播客 http://you.video.sina.com.cn/m/1402988790
---美国作曲家麦克道威尔的作品《致野玫瑰》,春天原野上野玫瑰在风中搖曳,绽放它的清香……大家春日安好!《致野玫瑰》 
--《骑兵》是前苏联卡巴列夫斯基的作品,跳音和三和弦的运用,一分钟120拍的速度,听来确实有一彪人马,在白桦林中穿越的潇洒……
--《F大调小快板》,巴赫的作品,装饰音的运用,让曲子像可乐一样,快乐的冒泡。。。。。
前一篇:倾听自然的声音
										后一篇:孩子学艺,妈妈看什么书(二)?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