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学艺,妈妈看什么书(二)?
标签:
钢琴学习孩子教育孩子兴趣 |
分类: 我的四个文件夹:孩子产业 |
以前写过一篇文章:(17)孩子兴趣学习,妈妈要看什么书?_主妇潇潇_新浪博客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39fe8f601019rdo.html
着重在刚开始学琴的孩子,妈妈如何跟她入门学习,配合老师,给她可能的指导。
到现在,三年过去,看到小朋友乐理知识,已经开始有基本的作曲要求,对小朋友的音乐学习,老妈已经是无从指导了。上课不陪,练琴不陪,老妈基本上是撒手了。
事实证明,不撒手不行。这次考级时,老妈就犯了一个错误,去到考场的前台,那位接待小姐,开始说我们练习的音阶和琶音在组合上有问题(后来事实证明没有问题),让小朋友当场红了眼圈,老妈也跟着着急,在琴房练琴的时候,看着小朋友急急匆匆的弹奏曲子,心里未免也焦躁,逼着小朋友慢练曲子的难点部分,说话就大声了起来,小朋友又红了眼圈,惊动老爸进来安抚。。。。。
这次考试,老妈基本没帮上忙,临考还乱了阵脚,差点帮倒忙。幸亏小朋友还算淡定,说她后来曲子弹得一点也不紧张,就如入无人之境http://www/uc/myshow/blog/misc/gif/E___6725EN00SIGG.gif。
因为做主妇,有时就被朋友调侃,你都不用上班。。。可是每天琐碎的事情下来,一点不比上班轻松。想着自己要读点什么,现在资讯发达,可都是碎片化的,微信、微博上耗费很多时间,并不值得,于是常常自己去找一些相对经典的书来读,最近在读肖复兴的《我的音乐札记》。
作者介绍:肖复兴,曾任《小说选刊》副主编,现任《人民文学》杂志社副主编。1978开始发表作品。著有长篇小说《我们曾经相爱》、《早恋》、《青春梦幻曲》,中短篇小说集《四月的归来》、《北大荒奇遇》,报告文学集《国际大师和他的妻子》、《多梦时节——肖复兴报告文学集》等。
报告文学《海河边的一间小屋》、《生当作人杰》分别获全国第二、三届优秀报告文学奖。。多篇作品选入大、中、小学课本及韩国、新加坡等国家汉语教材
专业的音乐史,对我们来说枯燥了一些,厚重了一些,而一些乐曲的简介串烧,什么中外古典钢琴曲大全,又太过粗糙。这本《我的音乐札记》非常好,它以西洋音乐史作为线索,而西洋音乐史的沿革线索,钢琴就是主角。书中介绍了从蒙特威尔地、巴赫开始,逐个介绍了亨德尔、贝多芬、莫扎特。。。一直到拉赫玛尼诺夫、科普兰。从作曲家的生平轶事,主要作品到作者对他们风格的感悟,一路读下来,会对整个古典音乐有明晰的了解。
作者本身是个作家,文字功夫十分了得。最有意思的是,他说专业内容,从不掉书袋,娓娓道来,明白晓畅;他说自己对经典乐章的感受,感触细腻,描写传神,让人如同身临其境:
第二个出场的是位又高又壮的俄罗斯姑娘,也就20岁上下的样子。因为手头没有节目单,也因为对拉赫玛尼诺夫一无所知,一直到她弹完,我也不知道她弹的是什么。但是,她的手指刚刚弹在钢琴上,轻轻地溅落起那几个轻柔的音符,单纯无比,清爽无比,又多少带有忧郁的调子,立刻吸引了我。。。。。第二乐章开头那凄美动人的旋律中钢琴强烈的进入,撩拨起流畅而又激动的琴声,一浪涌起一浪的冲天浪花奔涌,飞珠溅玉,水雾氤氲,挥洒得漫天闪烁,让你满脸都是潮湿的感觉。。。。。。
很多人说,小朋友学琴,八成都是半途而废,真不知道小妹能否坚持到能弹这样的大曲子的那一天,且不管,我可以自己学会欣赏。
现在都是过程,也不是完全不管她了,我主要做的是:
---帮她安排好时间。小家伙难免贪玩,放学回到家,常常东摸西看,时间就过去了。跟她几次沟通,外加咆哮妈的本色表演,http://www/uc/myshow/blog/misc/gif/E___6725EN00SIGG.gif达成的协议就是:六点回家,洗澡、吃饭一气呵成,7点半开始到,9点之前,写作业、弹琴,一刻也不分心,之后到10点之前,是她自由,就是重要的事情先做,好玩的事情,也不放弃,这样什么都不耽误。
--提供机会和知识,给她融会贯通。
而我现在,也在享受过程,拉赫玛尼诺夫《D小调第三钢琴协奏曲》,拉三,也许是遥远的星辰,我现在就听听小妹的各色小曲子,也是名家的作品,也很享受!
其实母亲也是一种职业,而这个职业只是没有老板给你发工资,其实,你就是你自己的老板。父母终身学习才能满足日益成长的孩子需要。
前一篇:美好的音乐,不仅仅是为了考级
后一篇:作文如何写得不平铺直叙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