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开放思维所能抵达的

(2006-04-12 21:47:04)
分类: 浮世心思

 

 

  看到这么多人自发地纪念王小波,我有一种难以言表的快乐。尽管汉语知识的庙堂体制至今没有接纳小波,但他一直活在我们心里。我们对他岁岁年年的记忆,从某种程度上说,是以自己的努力重构我们的汉语秩序,是参与延续一个悠久的汉语写作传统。

  王小波是说不尽的。他的早逝令人惋惜,他带给我们阅读的快乐和思维的开放。那种人与汉语合一(人剑合一)的程度在当代少有人超越,因为他有大悲悯,故他一旦成就了自己,他的举手投足都是境界,都自成高格,自有名句。即使我们自以为成熟,自以为获得了看待世界的眼光,我们还是需要他的参照,还是需要他的陪伴。在他去世的一年之内,我和朋友们聊起各类社会现象,经常会想到王小波:要是他在,会说出怎样的话来呵。又过一年,我们不再提了,因为我们知道,小波是永远回不来了。

  我翻看八、九年前写的“说王”,在“王小波的哀荣”一篇有着这样的话,“以他的明澈他会怎么说,他会说得怎样的尖刻、苦涩和幽默啊。”我的一个朋友曾说过如此愤极的话,上天真不怜惜中国,好不容易有这样的一个人,就把他收回去了。唉,要说王小波实在是说不尽的。我很荣幸,仅凭一篇“王小波的忧郁”就被庄周先生选为那有名的《齐人物论》中的言说对象,那篇文章在众多纪念文章里实在算不上什么,它只是表达了我个人的一点心意。

  当我见汪丁丁的时候,我说喜欢他和王小波的文章,他们的文章都亲切可感。汪听了很是高兴。我后来想,那么多人都把汉语搞得煞有介事,那么多人都道貌俨然,有必要吗,至于吗。我喜欢王小波的文字,从他的文章里我们相信这是我们的兄弟,我们信任并热爱这以汉语为媒介的世界。我欣赏王小波,因为他是我所说的“体制外生存”为数不多的典范。在当代汉语为巫师、精英或人上人们把持的时候,我们幸运地拥有王小波,他给了我们人性的欢乐。曾有人愤愤然我的“当代汉语贡献奖”没有授予王小波,他当然当之无愧,只是我的追认于他没有了意义。

  王小波自承大半生都在抑郁中度过,我解释说是“心灵的极度自由与现实的极度压抑相激荡,对平庸而衰败的文明共同体怀着爱的憎恨,使得个人与社会格格不入”。这在当时只是猜想,后来听到跟他接近的人谈起,全都证实了。但是,这也并不值得痛惜,因为一切都为他所看见了,连同他的命运。他以身检验了汉语展开的可能性,他给我们示范了开放思维所可能抵达的世界,他说过,“一个人只拥有此生此世是不够的,他还应该拥有诗意的世界。”我们拥有了他,如同他拥有过我们。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