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论语》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冉有问:“闻斯行诸?”子曰:

(2019-06-27 10:56:50)
标签:

文化

分类: 论语学习
《论语》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冉有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公西华曰:“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赤也惑,敢问。”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
      “闻斯行诸?”,按钱穆先生在《论语新解》中的注释,所谓闻斯行就是闻义即当勇为之意,还有一种说法认为闻斯行是专指赈穷救乏之事,但钱穆先生对这种解释并没有采纳。另,“诸”字是 “之乎”二字之合音,疑问辞。
      “有父兄在”,根据钱穆先生的注释,《礼记.曲礼》中有这样一句话“父母在,不许友以死,不有私财。”就是说父母还健在的时候,为子者自身之生命及钱财皆不得自专,都应该与父母或兄长商量。
      “求也退”,钱穆先生的注释为“冉有姿性懦弱,见义不前,故孔子教其应尔”,冉求处事性格怯弱,做事退缩,孔夫子才会教育要勇往直前。
      “由也兼人”,所谓“兼人”,就是一个人常若一人可兼两人之所为,形容一个人好勇过人。
      本章的译文是,子路问:“是否听到了就应该行动起来呢?”孔子说:“有父兄在,怎么能听到就行动起来呢?”冉有问:“是听到了就应该行动起来呢?”孔子说:“听到了当然就应该行动起来!”公西华说:“仲由问‘听到了就行动起来吗?’你回答说‘有父兄健在’,冉求问‘听到了就行动起来吗?’你回答‘听到了就行动起来’。我被弄糊涂了,敢再问个明白。”孔子说:“冉求作事总是退缩,所以我鼓励他前进;仲由好勇过人,所以我劝谏他作事要慎重。
      对于同样的问题,针对子路和冉求的性格不同,孔子给出了不同的回答,反映出了孔子因材施教的教育特点。明朝张居正对于本章的注释是这样的,“可见圣人立教,与帝王出治,期斟酌化裁,操纵阖辟,皆不出此二者,所以能甄陶一生,而尽君师治教之责也。”因材施教、因人制宜不仅在育人,在用人时同样要考虑人与人的不同,才能充分的发挥每个的主观能动性。不论是教书育人,还是人尽斯才,才能事关功倍。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