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论语》子曰:“论笃是与,君子者乎?色庄者乎?”

(2019-06-27 10:48:49)
标签:

文化

分类: 论语学习
子曰:“论笃是与,君子者乎?色庄者乎?”
      “论笃是与”,“论”是言论的意思,“笃”是笃实诚恳的意思,“与”字是赞许的意思。这句话的意思就对说话笃实诚恳的人表示赞许。
      本章的译文是,孔子说:“对言谈笃实诚恳的人表示赞许,但(并不能判定)他真是一名君子吗?还是仅仅表面庄重的一个人呢?”
      朱熹在《论语集注》中对于本章的注释是“言但以其言论笃实而与之,则未知其为君子乎?为色庄者乎?言不可以言貌取人也。”孔子在强调,对于一个人的言谈笃实应该给予肯定和赞许,但并不能由此来判定这个人是不是真正有修养。
      钱穆先生在《论语新解》中是认同朱熹的解释的,但是他也提出“旧以此章连上章,朱子始别分为章”,就是说朱熹以前此章是与上一章合为一章的,是到了朱熹才将此章与上一章分开的。如果将此章与上一章合为一章理解,与朱熹的解释则会有较大的偏差。子张问善人之道,子曰:“不践迹,亦不入于室。”子曰:“论笃是与?君子者乎?色庄者乎?”根据宋朝邢昺的注释,孔子在回答完“不践迹,亦不入于室”后,接着指出善人还应该反思是否做到了言论笃实、行事君子、神色庄重等方面。
      对于“论笃”,旧注为“口无择言”,这里要注意的就是“口无择言”并不是口不择言,口不择言是乱说,口无择言是不选择性的说,是有一说一,有二说二,表现出来的诚恳直言。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