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论语》入公门,鞠躬如也,如不容。立不中门,行不履阈。过位,色勃如也,足躩如也,其言似不足者。摄

(2019-05-29 10:12:40)
标签:

文化

分类: 论语学习
入公门,鞠躬如也,如不容。立不中门,行不履阈。过位,色勃如也,足躩如也,其言似不足者。摄齐升堂,鞠躬如也,屏气似不息者。出,降一等,逞颜色,怡怡如也。没阶,趋进,翼如也。复其位,踧踖如也。
      “公门”,钱穆注释“古者,天子五门,诸侯三门。入公门,应指第一门库门言”,天子五门分别为皋门、库门、雉门、应门、路门。按钱穆先生注释此处“入公门”所指的是库门。
      “鞠躬如也”,朱熹注释为“鞠躬,曲身也”,也就是弓着身子的样子。钱穆则有不同的看法,“一说,当读为鞠穷,谨敬自敛之状。鞠穷、踧踖皆双声复语。若言曲身,依文法不得再加一‘如’字”,钱穆先生认为“鞠躬”的此处读音应该是“鞠穷”, 谨慎而恭敬的样子。如果解释为弓着身子,就不应该后缀一个“如”字。
      “立不中门”,朱熹注释“中门,中于门也。谓当枨闑之间,君出入处也”。 古时君王的大门两边各立一长木,称之为枨(chéng)。门中央竖一短木,称之为闑(niè)。大门面向南,以闑一分为二,东侧的为闑右,西侧的为闑左。枨闑之中间位置就是所谓的中门,所以东西侧都有“中门”的位置。主人由闑右进出,宾客由闑左进出。按礼法,臣子由君主统御,故出入君主的大门也由闑右进出。君王进出时走中门的位置,地位低者都从靠闑一侧进出,显示对上位者的尊敬。
      “行不履阈”, 阈,音yù,门槛、门限的意思,“行不履阈”的意思就是过门槛时不能用脚踩在上面。如果踩着门槛过,一方面会将门槛踩脏,另一方面还会弄脏后面过往者的衣服。
      “过位”,朱熹注释“位,君之虚位”,“过位”就是走过君主位置的意思。
      “摄齐升堂”,齐在此处的读音是z,衣服的下摆的意思。摄,提起。提起衣服的下摆。钱穆注释“将升堂,两手抠衣使去地一尺。恐蹑之,倾跌失容”,提起衣服下摆离地一尺,主要还是担心走路过程中绊倒,有失仪容。
      本章的译文是,孔子走进朝堂的大门,谨慎而恭敬的样子,好像没有他的容身之地。站,他不站在大门的中间;走,也不踩门坎。经过国君的座位时,他脸色立刻庄重起来,脚步也加快起来,说话轻声好像中气不足一样。提起衣服下摆向堂上走的时候,恭敬谨慎的样子,憋住气好像不呼吸一样。退出来,走下台阶,脸色便舒展开了,怡然自得的样子。走完了台阶,快快地向前走几步,姿态像鸟儿展翅一样悠雅。再次经过国君的位置时,依旧是一副敬畏的神态。
      孔子是坚定的周礼拥趸者,其所作所为、一言一行都以合乎礼仪为标准,而且他所表现出来的尊敬是发自内心的,孔子对于君臣之义主张“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我们从小接受的教育,大多数都是“蔑视权贵”的所谓“气节”,与孔子表现出来的“敬忠”格格不入,但是对于社会的和谐和稳定,倒底怎样的价值导向才是更合理的呢?当前社会上频频曝光的蔑视法律法规和社会秩序的现象,难道与我们从小接受的教育没有关系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