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论语》子华使于齐,冉子为其母请粟。子曰:“与之釜。”请益,曰:“与之庾。”冉子与之粟五秉。子曰

(2019-01-18 20:31:17)
标签:

文化

分类: 论语学习
子华使于齐,冉子为其母请粟。子曰:“与之釜。”请益,曰:“与之庾。”冉子与之粟五秉。子曰:“赤之适齐也,乘肥马,衣轻裘。吾闻之也,君子周急不继富。”
      子华,就是孔子评价可以“束带立于朝,可使与宾客言也”的公西赤,字子华。冉子,这里是指冉有。
      “粟”,在古文中,粟与米连用时,粟指带壳的谷粒,去壳以后叫做米;粟字单用时,就是指米了。
      “釜”,一釜约等于六斗四升。
      “庾”,音y,一庾等于二斗四升,一说为十六斗为一庾,既然是请益,也就请求多一些后,增加为“与之庾”,所以这里按十六斗为一庾更合理。 
      “秉”,古代容量单位,合16斛,一斛本为十斗,后来改为五斗。五秉就是八百斗或四百斗。
      公西赤出使齐国,冉有替他的母亲请求补助一些粮食。孔子说:“给他一釜吧(约六斗四升)。”冉有请求增加一点。孔子说:“那就给她一庾(十六斗)吧。”冉有最后给了五秉(四百斗)的粮食。孔子说:“公西赤出使到齐国,乘座的是膘肥体壮的骏马拉的车子,穿着轻暖的皮裘,我常听说君子只救济急难的人而不周济富裕的人。”
      孔子提倡的“周急不继富”就是儒家“仁”的体现,现实社会中锦上添花者多,却无人去雪中送炭。锦上添花者多重私利,攀附权贵,多行阿谀奉承之事,决不是君子所为,冉有也许本无此意,但是这也正是孔批评冉有之处。下一章正好是相反的一个事例,朱熹在《论语集注》中将这两章合为一章,也有他的道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