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巴克舒尔茨的王者归来

标签:
管理文化财经杂谈 |
分类: 管理 |
霍华德舒尔茨领导的星巴克走出了低谷,刚刚收获了成立39年来最好的季度盈利,2010年第一季度销售额25.3亿美元,利润额2.173亿美元。他是个一个不断行走,不断追梦的人,16000多家全球的店形成了“我不是在星巴克,就是在去星巴克的路上”,同时针对中国市场,在中国创新推出了星巴克粽子、9种茶饮料,“我喜欢用胆量来描述创新的能力,鼓励创造性的冒险创业精神。大公司是需要胆量的,要勇敢地看到他人所看不到的东西,并且勇敢地走下去。”“我们始终坚守以优质咖啡为中心的核心价值,在此基础上,没有什么不可以改变。”
经济原则:一旦某种东西太流行、太普通,它就不能再制造酷感觉,引起羡慕,或者身份认同。星巴克原来连锁店的基础建设扩张投入超过企业成长的曲线,店面设计相对粗糙而缺乏细节,开始失去了曾经美好的体验和第三空间的浪漫。但舒尔茨认为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犯错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敢直面错误,是不知从错误中吸取教训。“对于我这样精神气质的人来说,我总是害怕当我们越来越大之后,星巴克会变得过于官僚化、机械化、程序化,过于专注特定功能而舍弃实现伟大梦想所需要的激情。”2008年,北美关闭上千家店面,裁员上万人,放慢开新店的步伐,把资金投入到中国、俄罗斯海外市场;丰田请来效率专家,星巴克咖啡师13%时间是动作,而不是工作,把制作一块糕饼的时间从原来45分钟缩短到20分钟,节省了6000万美元;收购高端咖啡机制造商,专家浓缩咖啡机与顾客互动;开出个性咖啡店“十五大街咖啡与茶”,提供新的服务:音乐会、诗朗诵、自己动手煮咖啡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