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管理者的五种心态

(2009-01-06 21:58:02)
标签:

杂谈

分类: 管理

一个有效率的管理者做的所有事情是在实在的工作和抽象的反思之间不断切换。没有反思的行动是轻率的,没有行动的反思是被动的。每一个管理者都应该找到一个能将二者结合的方式——使行动和反思不脱节。

对管理者的心态有五种设定,也就是说管理者有五种方式来面对和处理他们周围所发生的事情。每一个都有各自主导的目的或目标。对于反思型风格之外,涉及到管理者的关系网络。分析则更进一步,上升到了组织层面。组织依赖于将活动系统的分解,这就是分析所包含的一切。在组织之外,是练达的心态,要考虑组织周围的世界。最后是行动的心态,它通过变革将自我、关系、组织和环境结合起来。

管理自我:反思的心态(Reflection

管理组织:分析的心态(Analysis

管理情境:练达的心态(Worldly

管理关系:合作的心态(Collaboration

管理变革:行动的心态(Action)             ----明茨伯格

想像一下这些心态是珠子,管理者是将珠子串在一起的人。高绩效意味着将每一种心态纵横交织在一起,然后织出漂亮结实的布。你分析,然后你行动,结果又受到阻碍,这时你意识到不能够一个人独立完成任务,你必须要与人合作。如果是合作,你就必须走进他人的世界,然后就要做更多的分析,进行新的观察。现在你就可以继续行动——事情就可以继续。通过这样的持续努力,你就织出自己想要的布。但只有一块布料不不够的。一个组织是集体性实体,其目的在于完成共同的目的,只有当不同管理者的布缝合到一起的时候,才能产出有用的服装。组织中的管理者同理合作,以分析性的练达,促反思性的行动,最终走向成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