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社会学概论——社会互动与社会结构

(2022-05-24 10:15:58)
标签:

教育

文化

分类: 学习

社会学概论

   社会互动与社会结构(一)

社会互动与社会结构

社会互动是指社会上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群体、群体与群体之间通过信息的传播而发生的相互依赖性的社会交往活动。

 

社会结构

社会结构就是用来统摄人们关系,有组织的行为模式。

社会结构是个体与群体之间的互动模式,社会生活并不是随机发生的,我们的大部分活动都是结构化的,它是以一种有规律的,反复的方式组织在一起的。

有组织的行为模式

互动模式

 

社会地位和社会角色

社会地位是个人在社会关系体系中所处的位置。

人们获得地位的两种途径:
先赋地位  
自致地位(成就地位)

先赋地位   出生时获得的地位。 生理性别 种族 年龄  等级社会

自致地位:后天努力获得的社会地位。  学生 共青团员  穷富  职业  阶级

 

社会互动与社会结构(二)

主导地位

地位丛:一个人占据了很多地位,很多地位集聚在一人身上。 学生、女人、女儿、共青团员、社团成员……

角色,社会角色是指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形成的,与人们在社会关系体系中所处的地位相一致的、社会所期望的一套行为模式。

 

角色紧张和角色冲突

角色冲突是指在角色之间或角色内部发生矛盾、对立和抵触,妨碍角色扮演的顺利进行。 忠孝不能两全   夺情

 

地位丛:

 

社会互动与社会结构(三)

对自己的期望对他人的评价

我行我素  特立独行  独立人格

 

社会行动

社会行动是指行动的个人赋予其行为以主观意义行动时,考虑到他人的行为。

他人指向的 (考虑到他人的)  在餐厅吃饭   在公共教室上自习

 

社会互动:

       个体之间的任何形式的社会接触。

社会相互作用、社会交往:对他人采取社会行动和对方做出反应的社会行动过程。

任何形式的社会接触都是社会互动

 

文明的疏忽(有礼貌的不注意)        陌生人的经过

反应性惊呼     意外的

反应性惊呼是人们对于社会生活细节的控制性管理的一部分。

 

 

社会互动与社会结构(四)

社会互动的研究在社会学中的意义:

        我们的那些几乎是恒定的与他人交往的日常例行活动,赋予我们的所作所为一定的结构和形式。

         研究日常生活能够让我们了解到人类是如何通过创造性的行为来塑造现实的。

         研究日常生活中的社会互动,有利于我们理解更大的社会系统和社会制度。

 

Ethnomethodology

常人方法学

 

社会互动与社会结构(五)

无焦点的互动

有焦点的互动

无焦点互动:一旦在场的个体表现出彼此的相互觉察,无焦点的互动就发生了。

有焦点互动:一旦个体直接关注别人的言行,有焦点的互动就发生了。

有焦点的互动也叫接触

 

符号互动论

早期符号互动论的代表人物有库利、托马斯、米德等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代表人物有布鲁默、戈夫曼等人。

符号互动论的要点一:
人类最本质的特征是运用符号

符号互动论的要点二:

社会世界是一个动态辩证的网络,互动情境总是伴随着不稳定的结果,生活永远是在变动和深沉当中。

符号互动论的要点三:

社会世界是互动的世界,不存在独立的个人。     封闭的个人没有自我

符号互动论的要点四:

符号互动论者的目的是从符号过程及互动背后发现社会生活潜藏的模式和形式。

 

格奥尔格·齐美尔(1858----1918)    德国社会学家、哲学家。

 

社会互动与社会结构(六)

齐美尔指出现代城市生活要求个体和其社会环境保持一种距离。

人与人之间的一个内心的屏障,一个现代生活形式不可缺少的屏障。因为没有这种心理距离,摩肩接踵的挤迫和都市交通中的杂乱无章简直就是无法忍受。当代城市文化以其商业的、职业的和社会的往来,迫使我们在身体上接近大量的人,假如社会关系的客观化没有带来一种内心的界限和保留的话,敏感而神经质的现代人真的会完全陷入绝望之中。

——()齐美尔《现代性的碎片》

 

大城市为人们完全冷漠对待邻人提供了可能,在面对有潜在互动的人群时,个人寻求某种形式的自我保护:即城市居民以冷漠作为相处之道。
                
——()齐美尔《现代性的碎片》

 

能看见却听不到的人比能听见看不见的人更加不安。这是大城市的特征。大城市里人际关系的特点是突出地强调眼睛的用处大于耳朵的用处。这主要是归因于公共交通设施。在19世纪公共汽车、铁路和电车完全建立起来之前,人们从未置身于这样的处境中:数分钟甚至数小时之久地相互盯视却彼此一言不发。
                     
——()齐美尔《现代性的碎片》

 

旅途中的相识,通常都发展出一种没有真正内在理由的亲密和坦诚。照我看,有三个因素在起作用:非常规状态,瞬间印象和邂逅产生的心意相通感,以及对接踵而至的必然分手的共识。
                   
——()齐美尔《现代性的碎片》

 

旅途中的相识受到一种感觉的诱惑:你无需承担责任,你遇到的是一个很快就要永远分手的人,而且你们都是匿名的。这种萍水相逢常常导致非常显著的信赖和无限的顺从;而在我们平常的长期关系中,我们学会了根据(预先)体验其后果来控制那种表达自己的冲动。
                    
——()齐美尔《现代性的碎片》

 

大都市及其精神人格        ——()齐美尔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