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学概论——社会与文化
(2022-05-23 10:50:19)
标签:
教育文化 |
分类: 学习 |
社会学概论
社会与文化(一)
汉语中的社会
社,土地之主也。土地阔不可尽敬,故封土为社,以报功也。——《孝经纬》
社由最初的土地之主发展成为一种乡村基层组织:里社、乡社
社由里社、乡社发展成为“诗社”、“茶社”,即志趣相投的人结成的团体。
八月秋社……市学先生预敛诸生钱作社会。——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秋社》
原来张大员外在日,起这个社会,朋友十人,近来死了一两个,不成社会。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
社会学中的社会
社会……不管其形式如何……究竟是什么呢?是人们交互作用的产物。生产关系总合起来就构成为所谓社会关系,构成为社会。——[德]卡尔·马克思
马克思定义的社会,是一个实体概念,但不是具体的实体。
马克思定义的社会是那种必须通过观察、体会其效用才能证明其存在的实体。
社会的“发现”
社会学的范围
村庄社会
《想象的共同体民族主义的起源与散布》——[美]本尼迪克特•安德森
全球社会
社会与文化(二)
社会模型
三大社会模型:
系统模型
冲突模型
互动模型
系统模型
系统模型代表人物:
W.
H.
E.
T.
The image of society(社会形象):
a
系统模型
资本主义的国家,不过是资产阶级的司令部
意识形态
在每一个时代,统治阶级的思想就是主导思想。——《德意志意识形态》
冲突模型代表人物:
R. Dahrendorf 达伦道夫
互动模型
最典型的是符号互动论
互动模型与系统模型、冲突模型的宏观角度不同,它是从微观角度理解社会。
互动模型把社会看作是相互作用、沟通和谈判。
文化
“有文化”和“没文化”
雕塑 断臂维纳斯
绘画
社会与文化(三)
社会学意义上的文化
巴黎红磨坊 摄影照片(一家人-家庭文化-中国文化)
什么是社会学意义上的文化呢?
社会学意义上文化的定义:
一个社会或群体共同承认的价值观,遵从的规范,连同他们创造的物质产品。
“有文化”和“没文化”从社会学意义上说是不成立的。
克利福德·格尔兹
克利福德·格尔兹认为: 没有文化的人类, “事实上根本不存在,历史上也从未存在,而且最重要的是绝对不可能存在。”
人是“意义”型动物
亚里士多德说:人是政治的动物。
人是文化型的动物
文化定义的演变
文化定义的演变:从泰勒到格尔兹
文化或文明是一个复杂的整体,它包括知识、信仰、艺术、伦理道德、法律、风俗和作为一个社会成员的人通过学习而获得的任何其他能力和习惯。——E.B.
马林诺夫斯基(1884年一1942年)
culture----文化
马林诺夫斯基在泰勒对文化定义的基础上增加了物质文化。
《文化的解释》
文化是人类用来解释他们的经验,指导他们行动的意义结构。
一【美】克利福德·格尔兹《文化的解释》
社会与文化(四)
克利福德·格尔茨说:“我与马克斯·韦伯一样,认为人是悬挂在由他们自己编织的意义之网上的动物,我把文化看作这些网。”
人是生活在文化中的动物。
当代社会学和人类学研究领域中的文化概念,主要是经过克利福德·格尔茨改造后的结果。
格尔兹将文化看作可以为大众获得的象征(符号)形态,人们通过这些象征形态来体验和表达意义。这一界定,将文化从泰勒无所不包的文化定义缩小,集中到意义系统。
意义系统——共享的、分享的
研究文化的其他方向
一些人探索文化的遗传密码
一些人研究人类大脑的结构
行动之流
举例说明文化定义的演变
超级女声是中国湖南卫视从2004年起主办的大众歌手选秀赛。
理想传统女性形象:低眉顺目
近代以来女性的变化:千娇百媚
超级女生:我的快乐我做主
社会与文化(五)
亚文化
当在社会中的某一群体中,形成一种既包括一些主流文化特征,也包括某些独特的文化要素时,这一群体的文化,就叫做“亚文化”。
某些独特的文化要素
“亚文化”举例
亚文化与主流文化具有相对性
反文化
“反文化”代表:波西米亚人
嬉皮士用公社式和流浪式的生活来反应出他们对民族主义和越南战争的反对,他们提倡非传统的宗教文化,批评西方国家中层阶级的价值观。
文化的构成
文化是人类用来解释他们的经验,指导他们行动的意义结构。
文化的构成
仁义礼智信
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孔子家语·六本》
努力工作,获取和积累财富,尽可能有效地利用时间……对于大多数美国人或者现代中国人来说,都具有“天经地义”的正当性。
对于北美夸丘特人来说,生活中的一个主要目的,是要逃脱那些在我们的文化中视为最基本的东西。
不同价值观体现举例
社会与文化(六)
文化的构成
规范
规范是指人们共同遵守的对特定环境中人的正当行为方式作出规定的准则。
孝顺——价值观
主要规格类型:
社会习俗
道
法
道德法庭:
人民群众和公众舆论对有社会争议的行为或违背社会道德准则的行为,进行道德评议和谴责的一种形象称谓。
不孝——古时家族实行制裁→由国家进行制裁
十恶不赦:
一曰谋反,二曰谋大逆,
三曰谋叛,四曰恶逆,
五曰不道,六曰大不敬,
七曰不孝,八曰不睦,
九曰不义,十曰内乱。
法律与道德要求一致,推行顺利。
仁
仁是儒家核心价值观
价值观与规范的关系
规范是具体情况下指导人们行为的准则,价值观是抽象的一般观念。
价值观被用作判断规范的尺度,规范是价值观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