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社会学概论——越轨行为与社会控制

(2022-05-25 08:28:08)
标签:

教育

文化

分类: 学习

社会学概论

越轨行为与社会控制 ()

从社会学的角度解释越轨行为的理论: 失落理论

 

默顿关于个人对文化目标的选择模式

    适应类型           文化目标          制度化手段

遵从主义者               接受                接受

创新主义者                接受               不接受

仪式主义者              不接受                接受

退却主义者             不接受              不接受

反叛主义者              不接受(创新新的目标)

 

帕克( Robert E.park)   (1864-1944)   美国社会学家    芝加哥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

 

越轨行为与社会控制  ()

从社会学的角度解释越轨行为的理论: 差异交往理论

 

亚文化

 

精神健康职业内部,20世纪50年代开始了一个去机构化运动,有精神疾病的人,不再被强制送进治疗机构,而是在服用安定药以后放回去。结果,纽约一地的精神病人数量从1955年的93000人下降到了1992年的11000人。

 

从社会学的角度解释越轨行为的理论: 标签理论

 

标签理论者把越轨行为理解为越轨行为者和非越轨行为者之间的一种互动过程,而不是个人或群体以及行为本身所具有的一套特征。

 

实际上标签表达的是社会的权力结构,规则是由富人为穷人、男性为女性、年长者为年轻者以及大族群为较小族群制定的。

 

越轨行为与社会控制  ()

从社会学的角度解释越轨行为的理论: 标签理论

 

霍华德·贝克尔     Howard Becker

越轨行为就是被人们贴上如许标签的行为。

霍华德·贝克尔猛烈地抨击那些认定正常与越轨之间,有泾渭分明界线的传统犯罪学思维。

 

标签理论将越轨行为分为初级越轨和次级越轨。

 

越轨之于社会的作用

每次有人犯罪,所有耳闻目睹的人都会油然而生一种愤恨之情。——正是犯罪,把那些正直的意识团结在一起,集中在一起。我们只要看看,尤其是小镇里所发生的伤风败俗的事情就足够了。人们总是停下脚步,走家串户,或者在特定的场合来津津乐道这件事情。这样,一种共同的愤怒情绪就表现出来了——这是所谓的公愤( public temper)

 ——Durkheim《社会分工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