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走近大众—崔自默博士艺术讲座暨作品展”侧记

(2006-08-28 10:28:26)

 

大道之行

——“走近大众—崔自默博士艺术讲座暨作品展”侧记

赵景宇

 

那天我到崔自默先生的办公室,他告知我,周日他在大钟寺古玩城有一个讲座和展览。大钟寺是我神往的地方,我快意前往。

这天,大钟寺古玩城二楼国际美术馆,胜友如云!我静静地等待活动的开始。梁晓声先生、李嘉存先生、张吕萍女士、张金玲女士、周明先生、陈丹先生……噢,文怀沙老先生来了!文老在众人的簇拥下,向着崔博士的讲座现场一路走来了……他神采奕奕,更是兴高采烈。

“走近大众”,这是一种平民意识,更是一种姿态,一种责任,可见崔自默博士呼吁当代艺术走向的一片苦心,对他这样一位学者型艺术家而言,是把学问做到了实处。

崔自默的发言深沉而有力度,关于当下艺术的大众性品质,他娓娓道来,不温不火,深励浅揭,我仿佛看到一个高僧在说法。他提出艺术源于大众,还要回到大众当;走近大众是一种态度和精神,是一种崇高的精神诉求;走近大众需要科学的方法,不是简单的肤浅的形式;为大众服务才是真学问,要远离伪学问、假学术;大众是传承之根,没有大众土壤文化难以全面地传承。在这个新的经济时代,崔自默先生重新提倡艺术“走近大众”,不仅是一次艺术的寻根之旅,更是他文化思考和艺术实践当中的一个特殊的象征和符号。

崔自默讲座结束,文怀沙翁上台,铿锵有力,一席肺腑之言,对崔自默其人其艺以极高的评价。97岁高龄的文老,鹤发童颜,神采飞扬,声如洪钟,最后吟唱屈夫子《离骚》的“路漫漫其修远兮,我将上下而求索”佳句,抑扬顿挫,余音绕梁。文老的发言,既是对崔自默“走近大众”的肯定,也是对如此胸怀之人的勖勉。

我想,崔自默先生在自己的学术和艺术之余,能公开提出“走近大众”意识的重要性,是继承中国传统儒家“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的传统,更是士文化脉统的显现。当今的画家很多,搞学问的也不少,能有如此胆识和胸襟者恐怕不多。人之高境界乃有独立的人格,有与人和谐的姿态,有自由安详的心灵,有简单明了的生活,凡此在崔自默身上无不得以体现。智利诗人聂鲁达有这样的诗句:“所有的叶是这一片/花是这一朵/所有的树木无非一棵/整片大地是一朵花!” 我愿以这首诗来表达我内心的感受,并致崔自默先生。

               丙戌年桂月于梅园青灯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来不及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