扯(3)
(2013-05-12 10:09:05)| 分类: 面壁虚构 |
扯(3)
李牧
累世血仇
三
陈铁手名如其人,三斤重的五花肉块,他双手各持刀转身功夫剁成肉碎。
这双手有力气,也有准头。20斤五花肉,加半斤酱油、二两胡椒、三两盐、四两香油、二两秘料,全凭手感判断多少,分毫不差。最后几口大曲往上一喷,双手往里一搅,腌上一宿,第二天往肠衣里一灌,挂在檐下阴凉处半个月,就是百里闻名的陈家腊肠。
族中知道,开在龙口港旁边十字路口的腊味店,确实不做人肉生意,吃起来放心——陈铁手杀的人直接扔到海里了。
陈家腊味店,是陈虎狼一族开在龙口港的生意之一,也是族中最后一道明桩。龙口港背崖面海,想出海,只有十字路一处出口。南北是一条商街,东西是一条大路。十字路口在生意经上特有讲究,4个交叉点,只有进场的2个点生意最好,称为龙头凤尾,因为这两个点的人要买货,另两个点是离场的人,匆匆而归,或者行囊已满,或者身有要事。龙口港十字路口东西南北4个点,龙头凤尾分别是由西往东路南,和由西往东路北。陈铁手的档口是龙头,生意好,人流也一目了然,连支苍蝇也飞不过去。
再好的生意也有淡时。早晨8点,路人尚未出现,陈铁手早早放下铺板的理由不问可知:陈家围血战通宿,他这儿盯死每个活口。
一个衣衫普通,中等身材,五官模糊的人顺着长街坦然走来。这样一个人,放在人堆儿里分辩不出,除非熟人,打过交道也记不得模样。太普通了。从他能看清脸,陈铁手就注意他了。完全没有防备,任何一个死里逃生的亡魂,也不会用这种姿势走在大街上,走在龙口最热闹的一条街上。
这个人直接就向卖腊肠的档口走过来。陈铁手双臂分开,成八字形往铺板上一按,上身前倾,双眼微眯,看着眼着的客人。生意人和气生财,这么牛逼的姿势相当犯忌,反过来说,真材活料价廉物美的店家,才会这么牛气冲天。老食客有个经验:无论大酒楼小饭店,洋派土派,服务员还是店小二,如果说话特冲甚至鸡头歪脸,那么就来对了——这样的店,菜味一定很好,酒也相当不错,因为生意太忙前堂的人累得象驴才会发脾气,老板也不在意服务态度。老食客当然更不在意,你吃的是菜又不是服务。
陈铁手的腊肠固然美味传扬,他现在的牛逼劲儿可是更货真价实的煞气。守了一夜,半个人毛儿没看到,浑身绷的劲儿放不下来,想不牛逼也不成。他看着眼前这个不知死活的傻逼,恨不得一口把对方活吞了。
那个面目模糊的主顾,走到柜台前,轻轻的把左手在脸上一抹,一张皮面具落下。有力量的并不是真容,而是那双浑浑沌沌的眼睛变得精光四射。左手一抹的同时,右手平平挥出。
陈铁手吐出半句话:“你是陈三……”后半句永远吐不出来了。没有刀光,没有花式,甚至没有血箭飙出。名动江湖的杀手,死看死守的明桩,一动不动的挺在柜台上。成八字形的双臂,做了很好的支撑,应了一句狠话:倒人不倒架儿。千百年来,狠话在不同地界有不同表述,关东是“要脸的才当胡子”,川中是“袍哥人家不兴拉稀摆带”,江南是“饿死迎风站”。龙口地界,古老相传的,是一条好汉身中十八处刀伤,死在原地拄枪而立,倒人不倒架。
柜台后面有3个接应,店面屋顶还有2个放哨的旗兵。5个人没有听到任何异动,也未接到暗号,只看到路人进了档口,马上又出来,顺街往下走了。陈虎狼家规极严,弟子不得命令擅动要剁手削足的。
所以2小时后,真来买腊肠的在前台发出一声惨叫,人们才知道,陈家第一铁手已经去了。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