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海外中文教育——艰辛 (中)

(2011-06-08 07:31:40)
标签:

杂谈

分类: 时评

海外中文教育——艰辛 (中)

李牧

兴办教育,要靠整个社会的力量,搞中文教育更应依赖华裔族群,而基地当仁不让是中国。但在实际情况中恰恰相反,笔者接触的加拿大中文学校,靠的是孩子家长的小额捐款以及费尽周折向加拿大联邦申请的多元教育经费。来自中国的支持,不过是几本教材。

中国国家对外汉语教学领导小组办公室(简称国家汉办),这是一个绝大多数海外华人没有听说过的机构,虽然海外中文教育的主体恰恰是这些华人。这个机构只走上层路线,派出人员驻扎门户城市,多办几所孔子学院就是其政绩,该机构可能并不清楚,遍布城乡的中文学校才是海外中文教育的骨干与基础。

海外中文教育的主要对象是华裔子弟。在英语环境中生活多年的华裔少年,学习、游戏所使用的语言全部是英语,只有家庭语言和每周两小时的中文学校,才使用汉语。在加拿大,中小学班级里来个刚从国内移民过来的小朋友,英语不过关,老师会安排能讲双语的华裔孩子帮助沟通。但是许多话,孩子们完全不知道用中文怎么说。

笔者接触过大量5至10岁移民到加拿大的孩子,几年下来,说汉语已经失去了原来的语调,经常掺杂英语。最极端的例子,有的移民少年已经只能听不能说汉语了。从未(NEVER)听过金庸这个名字并不罕见,在加拿大不知道赵云张飞的华裔小朋友大有人在,华人不会讲华语的第二代、第三代移民很多。为了培养孩子学习中文,华裔社区费尽心机,组织各种活动,创办中文学校……

金庸这位武侠巨匠自己可能都没有想到,他的作品和衍生文化产品,为海外华文教育做了巨大贡献。金庸的十五部长中短篇小说,结构严密,故事性强,宏篇巨制,更妙的是包含大量中华文化信息。小说加上反复拍摄的电视剧和精心制作的电子游戏,趣味性提高的同时在重复着大量单词,是学中文用中文的良好途径。

站在海外角度,金庸小说及其衍生文化产品是非常好的中文教育资料。有长江黄河,既有五岳又有少林、武当,夹杂大量历史背景和汉语知识。一个国内生活的人很难理解,讲清楚什么是武侠小说,对海外华裔孩子有多么困难,他们只对星球大战的光剑了如指掌。玩儿着金庸电子游戏,从来都用英语交流的华裔孩子必需说汉语:他们不可能把金蛇剑翻译成英文。

看08版的《射雕英雄传》。孩子们一开始被片子的历史背景搞得晕头转向,但慢慢就被故事情节吸引了。中文也在听对白看字幕中慢慢积累。这样再过一段时间,孩子们基本就可以读金庸的原著了,一开始大人辅导一下,时间长了读进去,一本本攻下来,中文便过了一大关。

一个在国内外教了多年语文的专家说过一个故事,她遇到过一位在美国能读中文的第二代华人移民,大学毕业了去找工作,凭能听、说、读国语入了职。这个小伙子的绝窍就是:从小看金庸的小说,每天至少看半个小时。

文化这两个字,有时不必抬得太高,有积累就是有文化。一部部金庸天书,就是传薪递火的积累,把中国文化充满张力地传播在全球。

李牧署名文章版权归原作者,保留全部权利。转载请与作者本人联系
和我一起玩微博吧。李牧围脖
http://t.sina.com.cn/limu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